相关习题
 0  166598  166606  166612  166616  166622  166624  166628  166634  166636  166642  166648  166652  166654  166658  166664  166666  166672  166676  166678  166682  166684  166688  166690  166692  166693  166694  166696  166697  166698  166700  166702  166706  166708  166712  166714  166718  166724  166726  166732  166736  166738  166742  166748  166754  166756  166762  166766  166768  166774  166778  166784  166792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化学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做了一个实验,在甲试管中装入固体物质,乙试管中装入试剂溶液,按如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硫酸,同时打开止水夹,看到乙试管液体中有气泡冒出;再关闭止水夹,发现一段时间后乙中溶液变浑浊.符合此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
A.KNO3  BaCl2B.Na2CO3  NaOHC.Zn  Ba(OH)2D.MgCO3  Cu(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极易与空气中水蒸气和CO2反应而变质.同学们为确认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1)【猜想】猜想Ⅰ:没有变质,“碱石灰”中只含有CaO、固体NaOH;
猜想Ⅱ:已完全变质,“碱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和 Na2CO3
(2)【实验】如图所示:

①样品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还发现向样品中加入足量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3)【判断】
a.若Ca(OH)2、CaCO3和Na2CO3溶于水无明显的温度变化,则猜想Ⅱ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
b.操作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由操作④的现象判断:滤液C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2CO3(写化学式);由此判断猜想Ⅰ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
c.综合a和b的结论,判断该样品变质情况为部分变质(填“全部变质”或“部分变质”)
(4)【拓展】由上述实验说明,实验室中“碱石灰”应密封保存;操作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
(3)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并据此选择如图中CDE(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干燥氧气的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4)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应选用的装置组合为CE(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是对生成氯化钠反应关系的归纳与整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常见的碱,写出A的化学式:NaOH
(2)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3)说出NaHCO3在医疗上的一种用途:治疗胃酸过多
(4)实验室配制200g 8%的NaCl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184g,配制过程中为了加快NaCl的溶解,可以采取的措施是用玻璃棒进行搅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根据下列微观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写出表示上图微观变化的化学方程式2HI+Cl2=I2+2HCl;
②由上面的微观变化图,请你总结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正确写出化学用语:
①两个氢原子2H;  
②镁元素Mg;
③三个氧分子3O2;    
④写出氯化铁的化学式并标出该化合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stackrel{+3}{Fe}$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2+2NaOH═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物质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但不变质的是(  )
A.浓硫酸B.生石灰C.烧碱D.浓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2H2O.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你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是哪一种并说出理由不合理的猜想是猜想四,因为NaOH与H2SO4不能共存.
【继续实验】(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NaOH.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分别进行如下三组探究实验.
实验方案测溶液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试纸变色,比照比色卡,pH<7有气泡产生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只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上述三个实验探究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明显的一处错误是pH试纸浸入溶液中;
(2)实验方案探究中也有一个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原因是BaCl2和Na2SO4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
【实验推广1】你想过复分解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吗?这是因为在这些反应物中含有一些“特殊”的阴、阳离子,它们能相互结合.如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H+和OH-,而SO42-、Na+则是“旁观者”,并没有参加反应.请你分析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离子是Ca2+和CO32-
【实验推广2】中和反应是没有现象的,如果要鉴别三瓶液体:稀硫酸,澄清石灰水,食盐水.提供试剂有:(A)酚酞,(B)纯碱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将这三瓶液体区分出来,则选用试剂可以是B(从提供的试剂中选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氧化铝是我们熟悉的一种氧化物,我们了解的是氧化铝是是一种致密的氧化膜;但是除此之外它的很多性质我们不了解,其实它是一种两性氧化物,既可以和酸反应又可以和碱反应,生成水和盐.请你写出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水的化学方程式2NaOH+Al2O3=2NaAl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