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9173  169181  169187  169191  169197  169199  169203  169209  169211  169217  169223  169227  169229  169233  169239  169241  169247  169251  169253  169257  169259  169263  169265  169267  169268  169269  169271  169272  169273  169275  169277  169281  169283  169287  169289  169293  169299  169301  169307  169311  169313  169317  169323  169329  169331  169337  169341  169343  169349  169353  169359  169367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表示“CH4”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
A.表示甲烷这种物质
B.表示甲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C.表示甲烷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D.表示一个甲烷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
A.
收集二氧化碳
B.
取固体药品
C.
实验室制氧气
D.
滴加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汽车尾气排放出的气体主要有NO和NO2,它们污染环境,可用氨气(NH3)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NO+NO2$\frac{\underline{\;催化剂\;}}{\;}$2N2+3H2O.若反应后得到28gN2,理论上消耗氨气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是初中科学非常重要的一组实验,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初中科学可同时用来制O2和CO2的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
(2)下表是某研究小组探究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影响反应速率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过氧化氢溶
液浓度/%
过氧化氢溶
液体积/ml
温度/
二氧化锰的
量/g
收集氧气体
积/ml
反应所需时
间/s
51200.1416.75
151200.146.04
30535249.2l
30555210.76
通过实验Ⅰ和Ⅱ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有关;从实验Ⅲ和Ⅳ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3)将由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组成的混合物30克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为25.2克,经分析,在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25%,求:
①生成的氧气的质量;②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③剩余固体中有多少质量的氯化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6g,加热至混合物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6.4g.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二氧化锰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碳的氧化物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实验确定碳的氧化物的成分.
【猜想】
猜想1猜想2猜想3
只有CO只有CO2CO和CO2都有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实验探究】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装置(填字母)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时有CO2气体产生,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2)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②E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③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气体.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3成立.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H2C2O4$\frac{\underline{\;浓硫酸\;}}{△}$CO2↑+CO↑+H2O.
【问题讨论】
(1)C装置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
(2)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处理尾气CO,防止污染空气.
【计算】兴趣小组的四位男同学对学校角落的一堆石灰石产生了兴趣,他们想知道其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于是他们取来了一些石灰石,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每人进行了一次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234
加入样品的质量/g5101520
生成CO2的质量/g1.543.084.4m
①m的数值是4.4.
②请你协助他们计算这种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煤是社会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工业上常把煤进行气化和液化处理,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煤气化和液化流程示意图如下:

(1)第①步操作发生的是物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第②步是精炼煤与水蒸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2O+C$\frac{\underline{\;高温\;}}{\;}$H2+CO.
(3)第③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化合反应.
(4)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分析,“煤的汽化和煤的液化”生产流程的优点)原料全部转化为产品或实现“零排放”,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方法错误的是(  )
A.棉线与羊毛线--灼烧,闻气味
B.酒精与白醋--加水,观察颜色
C.蔗糖与氯化钠--加浓硫酸,观察现象
D.热塑性塑料与热固性塑料--加热,观察外形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事实中,可确定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是(  )
A.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颜色变红
B.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C.在盛满气体的容器中,放入小虫,小虫死去
D.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20℃时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三者质量最简比为9:25: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