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向盛有 10g49%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 5.6 克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固体残留,t1 时迅速倒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整个过程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取 a 点时的溶液,加入锌粉,无气体放出
B.b 点时,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
C.c 点时,烧杯中固体一定是铜
D.m=1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0℃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C.将 4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仍然是饱和溶液
D.将甲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 为 H2CO3,Y 为葡萄糖 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一中的转化 1 是硫酸型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B.图二中的转化 1 可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分子个数之比等于气体体积之比。如图是一定体积的氢气和不同体积的氧气化合成水(液态)的实验数据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通入氧气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后剩余的气体的体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氢气
B.虚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氧气
C.实线与虚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气体恰好完全反应
D.反应前,原有氢气 2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硝酸铵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学肥料。为测定某含有少量NaNO3的硝酸铵样品中 NH4NO3的纯度,取2.0g该硝酸铵样品于容器中,滴入5.0g 20%的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放出的氨气质量及加入的NaOH溶液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完成有关计算:
(1)样品中硝酸铵的质量是____________ g。
(2)所得溶液中 NaN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们在实验室制取物质和进行物质性质实验的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1)某同学在课堂笔记中记录的实验室制氧气、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如下:请帮忙判断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填“是”,不正确填“否”。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使用锌和稀盐酸制取氢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有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产生的气体经装置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即可得到纯净干燥的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示意图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不断滴入蒸馏水
B.在恒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
C.向一定量的硝酸和硝酸钙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
D.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入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 b 的溶解度
B.c一定是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至t1℃,a一定比b析出的晶体质量多
D.n 点表示在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从如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B.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D.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