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阅读
材料1:我国不仅有丰富多彩的动植物资源,而且还有许多种类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特有种和十分珍贵的稀有物种.已知脊椎动物就有667个特有种,为中国脊椎动物总种数的10.5%,种子植物有5个特有科,256个特有属,17 300种以上的特有种.中国还有一些被称为“活化石”的珍稀动物和植物,如大熊猫、白鳍豚、文昌鱼、鹦鹉螺、水杉、银杏、银杉等.此外,还有金丝猴、儒艮、藏羚羊、东北虎、朱鹮、褐马鸡、丹顶鹤、绿孔雀、扬子鳄、珙桐、红豆杉、望天树、金钱松、红松等稀有物种,这些都是生物资源保护的重点对象.
材料2:上世纪80年代,由于受到巨额利益驱使,不法分子在可可西里地区进行疯狂盗猎.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数量曾从20万只锐减到2万只.1999年,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国家发起的武装反盗猎行动--“可可西里一号行动”打响,藏羚羊分布区内的各自然保护区开始了依法保护藏羚羊的历程.经过10年的反盗猎斗争,青藏高原的藏羚羊数量逐渐恢复.据统计,自1990年以来,中国森林公安共破获盗猎藏羚羊的案件100余起,收缴藏羚羊皮1.7万余张,藏羚羊绒1100余公斤,各种枪支300余支,子弹15万发,各种车辆153辆,抓获盗猎藏羚羊的犯罪嫌疑人近3000人.目前藏羚羊主要栖息地--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藏羚羊已由保护前的6万多只恢复到约12万只.
材料3:水葫芦是我国几十年前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植物,曾一度的用来净化污水,但引入我国云南昆明的滇池后,由于水质污染导致水葫芦疯长,几乎遮盖了整个滇池,使很多水生物几乎绝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1说明我国具有生物
种类
种类
多样性的特征,其实质是
基因
基因
的多样性.
(2)材料2中同时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和中国鸽子树的我国特有的珍惜植物是
珙桐
珙桐
.材料表明近年来,我国藏羚羊数目急剧减少,为保护藏羚羊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是
建立藏羚羊自然保护区
建立藏羚羊自然保护区

(3)材料3表明,水葫芦引进后,滇池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这种从外地引进物种造成当地生态系统严重破坏的现象,在生物学上称
外来生物入侵
外来生物入侵
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珙桐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和中国鸽子树.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建立种质库,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
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
解答:解:(1)材料1表明我国不仅有丰富多彩的动植物资源,而且还有许多种类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特有种和十分珍贵的稀有物种.因此材料1说明我国具有生物种类多样性的特征,其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2)珙桐为落叶灌木.可生长到20~25米高,叶子广卵形,边缘有锯齿.本科植物只有一属两种,两种相似,只是一种叶面有毛,另一种是光面.花奇色美,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成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因此同时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和中国鸽子树的我国特有的珍惜植物是珙桐.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人们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因此为保护藏羚羊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藏羚羊自然保护区.
(3)我国引入水葫芦后,水葫芦适应当地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加上缺少消费者,因此大量繁殖疯长,挤占了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灾害.如云南的滇池,其水面被水葫芦无情地侵占,湖中68种原生鱼种已有38种面临灭绝;16种高等植物到20世纪90年代只剩下3种,这属于外来物种的入侵威胁了生物的多样性.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外来生物入侵.
故答案为:
(1)种类;基因
(2)珙桐;建立藏羚羊自然保护区
(3)外来生物入侵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一)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出上图中的食物链:
树和草→斑马→狮于
树和草→斑马→狮于

(2)其中的生产者是
树和草
树和草
,消费者是
斑马、狮子
斑马、狮子

(3)以上的生物中,
树和草
树和草
类生物的总量最多,
狮子
狮子
最少.
(4)当把狮子消灭后,斑马的数量会
D
D

A.迅速上升      B.缓慢上升    C.保持相对稳定   D.上升后又下降
(二)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阅读后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1)请列举出文中所描述的生物名称
菜、皂荚树、桑树、蝉、黄蜂、云雀、油蛉、蟋蟀
菜、皂荚树、桑树、蝉、黄蜂、云雀、油蛉、蟋蟀

(2)请说明判断依据
它们都具有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比如能够生长、繁殖、都需要营养等等
它们都具有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比如能够生长、繁殖、都需要营养等等

(3)在百草园中影响蟋蟀生存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因素.其中前者包括
竞争关系、共生关系、捕食关系
竞争关系、共生关系、捕食关系
,后者包括
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4)蟋蟀要生存就不能离开草丛和土地,这说明生物必须依赖
环境
环境
而生存.
(三)设计实验
修正液是同学们常用的一种文具,打开盖后,有刺激性的气味.我们不禁要问:修正液对人体有伤害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实验材料:修正液  小白鼠6只  老鼠的食物--米饭  水  关小白鼠的笼子)
提出问题:
修正液对动物体有伤害吗?
修正液对动物体有伤害吗?

作出假设:
修正液对动物体有伤害
修正液对动物体有伤害

设计方案:
①取食物两份,其中一份拌有修正液,一份不拌有修正液,分别放在两个笼子中.②将6只小白鼠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入以上两个笼子中.③观察6只老鼠的进食情况.④如果不吃,可以强行将食物喂给小白鼠.
①取食物两份,其中一份拌有修正液,一份不拌有修正液,分别放在两个笼子中.②将6只小白鼠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入以上两个笼子中.③观察6只老鼠的进食情况.④如果不吃,可以强行将食物喂给小白鼠.

你觉得可能出现的现象:
①吃了拌有修正液食物的老鼠有中毒现象,吃了没拌有修正液食物的老鼠正常.②两组小白鼠均正常.
①吃了拌有修正液食物的老鼠有中毒现象,吃了没拌有修正液食物的老鼠正常.②两组小白鼠均正常.

你的结论是:
如出现第一种情况:说明修正液对动物有伤害. 如出现第二种情况:说明修正液对动物没有伤害.
如出现第一种情况:说明修正液对动物有伤害. 如出现第二种情况:说明修正液对动物没有伤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北师大伴你学·初中生物·七年级·上 题型:043

请阅读以下材料,并按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19世纪,疟疾很猖撅。人们根据疟疾分布的情况得出:低洼多水、气温较高的地带容易使人患疟疾。为什么这样的地带容易发生疟疾呢?人们假设,很可能是污水使人得疟疾。如果这个假设是对的,那么清理污水就可以减少疟疾的发病率。于是人们开始清理污水,结果疟疾大大减少了。从而证明了污水能够使人得疟疾。

  有了这个结论后,人们不禁进一步要问,污水是怎样引起疟疾的呢?后来人们经过无数的实验,终于得出了“疟疾是由蚊子传播的”这一结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低洼多水、气温较高的地带容易使人患疟疾”是一个科学结论还是一个常识经验?

(2)人们假设很可能是污水使人得疟疾,其依据是什么?

(3)要想得出“疟疾是由蚊子传播的”这个结论,你认为还需要什么证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亮点激活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 苏教版 题型:04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美国《时代》周刊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对20年后的医药学发展做了这样的描述:迈克参加了昨夜的新年狂欢。但是2025年的第一天,迈克却感觉极累,这不只是过度兴奋后的疲乏。迈克大汗淋漓,无精打采,浑身酸痛。大夫一边同情地点头,一边做着医生们自希波克拉底时代就开始做的动作,这儿捅捅,那儿戳戳。接着,她就开始求助于高科技了。“你的基因卡呢?”她问。计算机分析了迈克递给她的方形塑料片。“是的,你得了严重的流感”,她安慰迈克说:“我这就让药房给你配一副药,在你穿好衣服之前配好,明天的你就会精神焕发了。”

(1)这里用到生物技术了吗?你向往这样的生活吗?

(2)有人认为基因信息属于个人隐私,应该得到尊重。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043

请阅读以下材料,并按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19世纪,疟疾很猖獗。人们根据疟疾分布的情况得出:低洼多水、气温较高的地带容易使人患疟疾。为什么这样的地带容易发生疟疾呢?人们假设,很可能是污水使人得疟疾。如果这个假设是对的,那么清理污水就可以减少疟疾的发病率。于是人们开始清理污水,结果疟疾大大减少了。从而证明了污水能够使人得疟疾。

有了这个结论后,人们不禁进一步要问,污水是怎样引起疟疾的呢?后来人们经过无数的实验,终于得出了“疟疾是由蚊子传播的”这一结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低洼多水、气温较高的地带容易使人患疟疾”是一个科学结论还是一个常识经验?

(2)人们假设很可能是污水使人得疟病,其依据是什么?

(3)要想得出“疟疾是由蚊子传播的”这个结论,你认为还需要什么证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