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图是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图中的序号代表着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过程②是氧气气体,通过扩散作用进入循环系统.
(2)④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吸收,图中的小分子物质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右心房.
(3)在过程⑥中,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
(4)膀胱里的尿液贮存多了就会出现排尿反射,这种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但环境不适宜时,一般正常人就会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此时该反射活动属于复杂反射,需要大脑的参与.

分析 人体有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八大系统,它们相互协调配合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解答 解:(1)图中外界气体由①过程进入肺,然后由②过程进入循环系统,说明是氧气,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血液.
(2)消化道内的小分子物质,经过④过程进入循环系统,说明此过程是吸收;吸收后的营养物质通过下腔静脉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3)过程⑥箭头通过肾脏指向循环系统,说明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
(4)环境不适宜时,一般正常人就会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该反射活动是由大脑参与下形成的复杂反射.
故答案为:(1)氧气;扩散
(2)吸收;右心房
(3)葡萄糖
(4)复杂(或条件);大脑(或大脑皮层)

点评 理解人体各大系统之间的联系,并掌握各系统的主要功能,结合图形分析即可作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若△、口、☆表示具有亲缘关系三类生物,如图所示这三类生物的化石在未经变动的不同地层中的出现情况,则三类生物的进化关系最可能是(  )
A.△→口→☆B.☆→口→△C.△→☆→口D.☆→△→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细胞中,能够产生抗体的是(  )
A.淋巴细胞B.血小板C.红细胞D.肝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a、b、c、d表示心脏四腔,①、②、③、④表示血管,D表示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表示右心室;D表示氧气和营养物质.
(2)图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是肺静脉、主动脉.
(3)用图中的字母、标号和文字,结合箭头表示体循环的过程d→④→全身毛细血管→③→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判断题

6.藻类植物有根、茎、叶等器官,大部分藻类植物体内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长期在平原地区生活的健康人,到西藏高原的最初几天里,血液中数量会明显增多的细胞是(  )
A.血小板B.红细胞C.白细胞D.淋巴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判断题

2.菜豆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是由子叶供给的.√(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图为人体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的关系示意图,图中①、②代表与肾脏相连的血管,a~d代表生理过程.请回答问题:

(1)进行a过程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2)由b过程进入血液中的氧气,主要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3)健康的人体内,②与①相比,明显减少的物质除氧气外,还有尿素等代谢废物.
(4)图中c代表的生理过程为吸收.
(5)主食中的淀粉经消化道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通过c过程进入血液.该物质至少要经过右心房1次才能运输到脑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所示,通过转基因技术培养的老鼠比普通老鼠大许多,请回答:

(1)在转基因鼠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个体的大小,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2)在生物代代繁衍的过程中,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是基因决定性状,同时性状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3)在将受精卵注射入小鼠体内时,注射的受精卵既有注射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也有未注射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这样做的目的是形成对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