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下列有关传染病和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抗体是一种蛋白质,它是由侵入人体的抗原产生的
B.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是因为疫苗能直接杀死病原体
C.吞噬细胞将机体内的病菌和衰老的细胞消化分解,这种免疫是后天形成的
D.对手足口病患者及时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分析 (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4)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 解:A、抗体是一种蛋白质,它是侵入人体的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而不是由侵入人体的抗原产生的,错误;
B、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是因为疫苗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而不是直接杀死病原体,错误;
C、吞噬细胞将机体内的病菌和衰老的细胞消化分解,这种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不是后天形成的,错误;
D、手足口病患者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传染源,因此对手足口病患者及时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抗体的概念、疫苗免疫的原理、特异性免疫的特点以及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得把自身的变化向老师或家长吐露
B.月经期间为了避免着凉生病,不得进行户外运动
C.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是不正常的,应尽量控制
D.男女同学相处时,要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建立真正的友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造成藏羚羊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环境污染B.乱砍滥发C.疯狂捕杀D.生物入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某生物小组为了研究苋菜种子萌发,在三个花盆里各种了100粒苋菜种子(同一品种随机取样),并进行如下实验
花盆阳光温度发芽数
向阳25℃充足2
暗室5℃充足2
暗室25℃充足98
这一实验中,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温度会影响苋菜种子的萌发,低温不利于苋菜种子的萌发
B.由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光会影响苋菜种子的萌发,苋菜种子适合在黑暗条件下萌发
C.丙实验中苋菜种子的发芽率为98%
D.本实验中甲和乙是一组对照实验,乙和丙是一组对照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有关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各种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猎豹追捕斑马时,就奔跑而言,它们两者是相互选择的
D.由于人们使用青霉素过多,有些致病菌产生了抗药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描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
B.做转基因超级鼠实验时,用显微注射器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射到受精卵的细胞质中
C.测定种子发芽率之前,不需要对种子的发芽率提出假定数值
D.“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取样时,应随机挑选大小花生各30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某校一位生物老师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9”字,让一名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该图象放大后的形状是(  )
A.6B.3C.9D.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向装有萌发种子的瓶里放入燃烧的蜡烛,蜡烛会熄灭
B.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实验中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碳
C.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冠
D.在显微镜下判断毛细血管的依据是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从今年起,我市将全面实施“三年增绿”计划,大面积增加绿地植被,积极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质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B.绿色植物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绿色植物能够提高大气温度,增加降水量
D.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