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交x轴于A(﹣1,0),B(2,0),交y轴于C(0,﹣2),过A,C画直线.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点P在x轴正半轴上,且PA=PC,求OP的长;

(3)点M在二次函数图象上,以M为圆心的圆与直线AC相切,切点为H.

①若M在y轴右侧,且△CHM∽△AOC(点C与点A对应),求点M的坐标;

②若⊙M的半径为,求点M的坐标.

【答案】(1)y=x2﹣x﹣2;(2)OP=;(3)①(i)M(1,﹣2)(ii)M′( ),②点M的坐标为(2,0)或(-3,10).

【解析】(1)根据与x轴的两个交点A、B的坐标,利设出两点法解析式,然后把点C的坐标代入计算求出a的值,即可得到二次函数解析式;

(2)设OP=x,然后表示出PC、PA的长度,在Rt△POC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式,然后解方程即可;

(3)①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MCH=∠CAO,然后分(i)点H在点C下方时,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CM∥x轴,从而得到点M的纵坐标与点C的纵坐标相同,是﹣2,代入抛物线解析式计算即可;(ii)点H在点C上方时,根据(2)的结论,点M为直线PC与抛物线的另一交点,求出直线PC的解析式,与抛物线的解析式联立求解即可得到点M的坐标;

②在x轴上取一点D,过点DDE⊥AC于点E,可以证明△AED和△AOC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式求解即可得到AD的长度,然后分点D在点A的左边与右边两种情况求出OD的长度,从而得到点D的坐标,再作直线DM∥AC,然后求出直线DM的解析式,与抛物线解析式联立求解即可得到点M的坐标.

解:(1)设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1)(x﹣2),

将x=0,y=﹣2代入,得﹣2=a(0+1)(0﹣2),

解得a=1,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x﹣2),

即y=x2﹣x﹣2;

(2)设OP=x,则PC=PA=x+1,在Rt△POC中,

由勾股定理,得x2+22=(x+1)2

解得,x=

即OP=

(3)①∵△CHM∽△AOC,

∴∠MCH=∠CAO,

(i)如图1,当H在点C下方时,

∵∠OAC+∠OCA=90°,∠MCH=∠OAC

∴∠OCA+∠MCH=90°

∴∠OCM=90°=∠AOC

∴CM∥x轴

∴yM=﹣2,

∴x2﹣x﹣2=﹣2,

解得x1=0(舍去),x2=1,

∴M(1,﹣2),

(ii)如图1,当H在点C上方时,

∵∠MCH=∠CAO,

∴PA=PC,由(2)得,M′为直线CP与抛物线的另一交点,

设直线CM′的解析式为y=kx﹣2,把P(,0)的坐标代入,得k﹣2=0,

解得k=

∴y=x﹣2,

x﹣2=x2﹣x﹣2,

解得x1=0(舍去),x2=

此时y=×﹣2=

∴M′( ),

②在x轴上取一点D,如图(备用图),过点D作DE⊥AC于点E,使DE=,,

在Rt△AOC中,AC=

∵∠COA=∠DEA=90°,∠OAC=∠EAD,

∴△AED∽△AOC,∴

解得AD=3,

∴D(2,0)或D(﹣4,0).

过点D作DM∥AC,交抛物线于M,如图(备用图)

则直线DM的解析式为:y=﹣2x+4或y=﹣2x﹣8,

当﹣2x﹣8=x2﹣x﹣2时,即x2+x+6=0,方程无实数根,

当﹣2x+4=x2﹣x﹣2时,即x2+x﹣6=0,解得x1=2,x2=-3,

∴点M的坐标为(2,0)或(-3,10).

“点睛”本题是对二次函数的综合考查,主要利用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两函数图象交点的求解方法,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要注意分情况讨论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果点Pa2)在第二象限,那么点Q(﹣3a1)在第____象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一次数学课外实践活动中,要求测教学楼的高度AB、小刚在D处用高1.5m的测角仪CD,测得教学楼顶端A的仰角为30°,然后向教学楼前进40m到达E,又测得教学楼顶端A的仰角为60°.求这幢教学楼的高度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本学期某次考试中,某校初二(1)、初二(2)两班学生数学成绩统计如下表:、

分数

50

60

70

80

90

100


二(1)班

3

5

16

3

11

12

二(2)班

2

5

11

12

13

7

请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二(1)班平均成绩为分,二(2)班平均成绩为分,从平均成绩看两个班成绩优次?
(2)二(1)班众数为分,二(2)班众数为分.从众数看两个班的成绩谁优谁次?
(3)已知二(1)班的方差大于二(2)班的方差,那么说明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对称轴为直线x=1,有下列5个结论:①abc<0;②b<a+c;③4a+2b+c>0;④2c<3b;⑤a+b>m (am+b)(m≠1的实数).其中正确结论的有_____________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23=a5
B.2a﹣a=2
C.(2a)2=4a
D.aa3=a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若∠A+B=180°,∠A 与∠C 互补,则∠B 与∠C 的关系是(

A.相等B.互补C.互余D.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果一个角的余角是60°,那么这个角的度数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大源村在“山上再造一个通城”工作中,计划植树200亩,全村在完成植树40亩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小组加入村民植树活动,并且该活动小组植树的速度是全村植树速度的1.5倍,整个植树过程共用了13天完成.
(1)全村每天植树多少亩?
(2)如果全村植树每天需2000元工钱,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小组是义务植树,因此实际工钱比计划节约多少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