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小颖和小亮上山游玩,小颖乘坐缆车,小亮步行,两人相约在山顶的缆车终点会合.已知小亮行走到缆车终点的路程是缆车到山顶的线路长的2倍,小颖在小亮出发后50分才乘上缆车,缆车的平均速度为180米/分,设小亮出发x分后行走的路程为y米.图中的折线表示小亮在整个行走过程中yx的变化关系.

1)小亮行走的总路程是_________米,他途中休息了___________分;

2)分别求出小亮在休息前和休息后所走的路程段上的步行速度;

3)当小颖到达缆车终点时,小亮离缆车终点的路程是多少?

【答案】1360020;(265(米/分),55(米/分);(31100(米).

【解析】

(1)根据图象可知小亮走的总路程和中途休息的时间;

(2)根据图象可知休息前走了30分钟,1950米,休息后走了30分钟,3600-1950米,由此根据速度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3)先求出缆车到达终点所需时间,从而求出小亮行走的时间,最后根据题意求出当小颖到达缆车终点时,小亮离缆车终点的路程

(1)根据图象可知:小亮行驶的总路程为3600m,中途休息时间为:5030=20min

故答案为;360020

(2)观察图象可知小亮休息前走了30分钟,1950米,所以小亮休息前的速度为:(/)

小亮休息后的速度为:(/)

答:小亮休息前的速度为65/分,休息后的速度为55/分;

(3)缆车到山顶的线路长为3600÷2=1800米,

缆车到达终点所需时间为1800÷180=10分钟,

小颖到达缆车终点时,小亮行走的时间为10+50=60分钟,

806020()

∴小颖到达终点时,小亮离缆车终点的路程为:2055=1100()

答:当小颖到达缆车终点时,小亮离缆车终点的路程是110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计算题
(1)先化简,再求值: ÷(1+ ),其中x=2017.
(2)已知方程x2﹣2x+m﹣3=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m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商场第一次用11000元购进某款拼装机器人进行销售,很快销售一空,商家又用24000元第二次购进同款机器人,所购进数量是第一次的2倍,但单价贵了10元.

(1)求该商家第一次购进机器人多少个?

(2)若所有机器人都按相同的标价销售,要求全部销售完毕的利润率不低于20%(不考虑其它因素),那么每个机器人的标价至少是多少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其中A点坐标为(﹣1,0),点C(0,5),另抛物线经过点(1,8),M为它的顶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MCB的面积SMC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一次函数y=﹣x+5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k≠0)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交于A(1,n)和B两点.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与点B坐标;
(2)求△AOB的面积;
(3)在第一象限内,当一次函数y=﹣x+5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y= (k≠0)的值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 +bx+c的图象时,列出了下面的表格:

x

﹣2

﹣1

0

1

2

y

﹣11

﹣2

1

﹣2

﹣5

由于粗心,他算错了其中一个y值,则这个错误的数值是( ).
A.﹣11 B.﹣2 C.1 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种新型打车方式受到大众欢迎,该打车方式的总费用由里程费和耗时费组成,其中里程费按x元/公里计算,耗时费按y元/分钟计算(总费用不足9元按9元计价).小明、小刚两人用该打车方式出行,按上述计价规则,其打车总费用、行驶里程数与打车时间如表:

时间(分钟)

里程数(公里)

车费(元)

小明

8

8

12

小刚

12

10

16

(1)求x,y的值;

(2)如果小华也用该打车方式,打车行驶了11公里,用了14分钟,那么小华的打车总费用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过点A110)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y2x于点B1;点A2与点O关于直线A1B1对称;过点A220)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y2x于点B2;点A3与点O关于直线A2B2对称;过点A340)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y2x于点B3,按此规律作下去,则点Bn的坐标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综合题
(1)探究新知:如图1,已知△ABC与△ABD的面积相等,试判断AB与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结论应用:① 如图2,点M,N在反比例函数 (k>0)的图象上,过点M作ME⊥y轴,过点N作NF⊥x轴,垂足分别为E,F.试证明:MN∥EF.

② 若①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点M,N的位置如图3所示,请判断 MN与EF是否平行?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