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人和人之间讲友情,有趣的是,数与数之间也有相类似的关系. 若两个不同的自然数的所有真因数(即除了自身以外的正约数)之和相等,我们称这两个数为“亲和数”. 例如:18的约数有1、2、3、6、9、18,它的真因数之和1+2+3+6+9=21;51的约数有1、3、17、51,它的真因数之和1+3+17=21,所以18和51为“亲和数”. 数还可以与动物形象地联系起来,我们称一个两头(首位与末位)都是的数为“两头蛇数”.

(1)6的“亲和数”为 ;将一个四位的“两头蛇数”去掉两头,得到一个两位数,它恰好是这个“两头蛇数”的约数,求满足条件的“两头蛇数”.

(2)已知两个“亲和数”的真因数之和都等于15,且这两个“亲和数”中较大的数能将一个正中间数位(百位)上的数为4的五位“两头蛇数”整除,若这个五位“两头蛇数”的千位上的数字小于十位上的数字,求满足条件的“两头蛇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二模)数学试卷及答案(word版) 题型:解答题

计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首发]江苏省2017届九年级5月月考数学试卷 题型:解答题

在初中数学中,我们学习了“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距离的本质是“最短”,图形之间的距离总可以转化为两点之间的距离,如“垂线段最短”的性质,把点到直线的距离转化为点到点(垂足)的距离.

一般的,一个图形上的任意点A与另一个图形上的任意点B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值叫做两个图形的距离.

(1)如图1,过A,B分别作垂线段AC、AD、BE、BF,则线段AB和直线l的距离为垂线段   的长度.

(2)如图2,Rt△ABC中,∠ACB=90°,∠B=30°,CD⊥AB,AD=2,那么线段AD与线段BC的距离为   

(3)如图3,若长为1个单位的线段CD与已知线段AB的距离为1.5个单位长度,请用适当的方法表示满足条件的所有线段CD.

注:若满足条件的线段是有限的,请画出;若满足条件的线段是无限的,请用阴影表示其所在区域.(保留画图痕迹,简要标注数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首发]江苏省2017届九年级5月月考数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分解因式:2b2-8b+8=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首发]江苏省2017届九年级5月月考数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二次函数y=x2-2x+3的图像的顶点坐标是 ( )

A. (1,2) B. (1,6) C. (-1,6) D. (-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重庆市初三2016-217学年度下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 题型:解答题

为响应“书香校园”号召,重庆一中在九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某班学生对2016年全年阅读中外名著的情况进行调查,整理调查结果发现,每名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本数,最少的有5本,最多的有8本,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1)该班学生共有 名,扇形统计图中阅读中外名著本数为7本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 度,并补全折线统计图;

(2)根据调查情况,班主任决定在阅读中外名著本数为5本和8本的学生中任选两名学生进行交流,请用树状图或表格求出这两名学生阅读的本数均为8本的概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重庆市初三2016-217学年度下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重庆一中学生在第32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再获佳绩,累计26人次获奖,共获奖金13000元.将数13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试卷(一)数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已知,如图,在坡顶A处的同一水平面上有一座古塔BC,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斜坡底P处测得该塔的塔顶B的仰角为45°,然后他们沿着坡度为1:2.4的斜坡AP攀行了26米,在坡顶A处又测得该塔的塔顶B的仰角为76°.

求:(1)坡顶A到地面PO的距离;

(2)古塔BC的高度(结果精确到1米).

(参考数据:sin76°≈0.97,cos76°≈0.24,tan76°≈4.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四)数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已知点P(x+3,x﹣4)在x轴上,则x的值为(  )

A. 3 B. ﹣3 C. ﹣4 D.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