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16.如图,已知AB=10,点C是线段AB上一点,BC=6,点M为AB的中点,点N为BC的中点,求BN,MN的长.

分析 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可得MB,BN的长,根据线段和差,可得MN的长.

解答 解:由点M为AB的中点,AB=10,得
MB=$\frac{1}{2}$AB=5.
由点N为BC的中点,BC=6,得
BN=$\frac{1}{2}$BC=3;
由线段的和差,得
MN=MB-NB=5-3=2.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线段中点的性质得出MB,BN的长是解题关键,又利用了线段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在数学中,有许多关系都是在不经意间被发现的.当然,没有敏锐的观察力是做不到的.数学家们往往是这样来研究问题的:特值探究--猜想归纳--逻辑证明--总结应用.下面我们也来像数学家们那样分四步找出这两个代数式的关系:对于代数式(a+b)(a-b)与a2-b2
(1)特值探究:
当a=2,b=0时,(a+b)(a-b)=4;a2-b2=4
当a=-5,b=3时,(a+b)(a-b)=16;a2-b2=16
(2)猜想归纳:
观察(1)的结果,写出(a+b)(a-b)与a2-b2的关系:(a+b)(a-b)=a2-b2
(3)逻辑证明:如图,边长为a的正方形纸片剪出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之后,剩余部分(即阴影部分)又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请你说说是如何用这个图来得出(2)中的关系?
(4)总结应用:利用你发现的关系,求:
①若a2-b2=6,且a+b=2,则a-b=3;
②(2+1)(22+1)(24+1)(28+1)(216+1)的值.(提示:你可能要用到公式(amn=a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小明为自己是重庆一中的学子感到很自豪,他特制了一个写有“我爱重庆一中”的正方体盒子,其展开图如图所示,则原正方体中与“重”字所在的面相对的面上的字是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计算题
(1)(-12)-5+(-14)-(-39)
(2)(-$\frac{1}{4}$)×$\frac{3}{14}$÷(-0.25)×(-12)
(3)(-24)×($\frac{1}{8}$-$\frac{1}{3}$+$\frac{1}{4}$)+(-2)3
(4)-42÷(-4)×$\frac{1}{4}$-0.25×(-1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
(1)求出这个函数关系式.
(2)图象上有一点P(4,m),求m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关于直角三角形的可解条件,在直角三角形的六个元素中,除直角外,只要再知道2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条边),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可以确定下来,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类型可分为已知两条边(两条直角边或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及已知一边和一个锐角(一条直角边和一个锐角或斜边和一个锐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ABD=∠BCD=90°,AB=4,sinA=$\frac{3}{5}$,CD=2,求∠CBD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中小于平角的角的个数为(  )
A.7B.8C.9D.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1)已知A、B、C三点如图所示,画直线AB、线段AC、射线BC,过点C画AB的垂线段CD;
(2)已知线段AB=5cm,BC=4cm,AC=3cm,AC⊥BC,求C点到AB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