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2005•苏州)(1)如图1所示,在等边△ABC中,点D是AB边上的动点,以CD为一边,向上作等边△EDC,连接AE,求证:AE∥BC;
(2)如图2所示,将(1)中等边△ABC的形状改成以BC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所作△EDC相似于△ABC,请问仍有AE∥BC?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分析:(1)证明△ACE≌△BCD推出∠ACB=∠EAC即可证.
(2)证明△ABC∽△EDC后可推出∠EAC=∠ACB,由此可证.
解答:证明:(1)∵△ABC和△EDC是等边三角形
∴∠ACB=∠ECD=60°,AC=CB,EC=DC,
∴∠ACD+∠BCD=∠ACE+∠ACD,
∴∠BCD=∠ACE,
∴△ACE≌△BCD,
∴∠EAC=∠B=60°,
又∵∠ACB=60°,
∴∠ACB=∠EAC,
∴AE∥BC;

(2)仍平行;
∵△ABC∽△EDC,
∴∠ACB=∠ECD,
∴∠ACD+∠BCD=∠ACE+∠ACD,
∴∠BCD=∠ACE,
∴△AEC∽△BDC,
∴∠EAC=∠B,
又∵∠ACB=∠B,
∴∠EAC=∠ACB,
∴AE∥B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的有关知识.关键是证明△ACE≌△BCD和△ABC∽△ED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05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汇编《二次函数》(06)(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5•苏州)如图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张矩形纸片OABC,O为坐标原点,A点坐标为(10,0),C点坐标为(0,6),D是BC边上的动点(与点B,C不重合),现将△COD沿OD翻折,得到△FOD;再在AB边上选取适当的点E,将△BDE沿DE翻折,得到△GDE,并使直线DG、DF重合.
(1)如图二,若翻折后点F落在OA边上,求直线DE的函数关系式;
(2)设D(a,6),E(10,b),求b关于a的函数关系式,并求b的最小值;
(3)一般地,请你猜想直线DE与抛物线y=-x2+6的公共点的个数,在图二的情形中通过计算验证你的猜想;如果直线DE与抛物线y=-x2+6始终有公共点,请在图一中作出这样的公共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05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汇编《一次函数》(01)(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5•苏州)将直线y=2x向上平移两个单位,所得的直线是( )
A.y=2x+2
B.y=2x-2
C.y=2(x-2)
D.y=2(x+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0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5•苏州)如图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张矩形纸片OABC,O为坐标原点,A点坐标为(10,0),C点坐标为(0,6),D是BC边上的动点(与点B,C不重合),现将△COD沿OD翻折,得到△FOD;再在AB边上选取适当的点E,将△BDE沿DE翻折,得到△GDE,并使直线DG、DF重合.
(1)如图二,若翻折后点F落在OA边上,求直线DE的函数关系式;
(2)设D(a,6),E(10,b),求b关于a的函数关系式,并求b的最小值;
(3)一般地,请你猜想直线DE与抛物线y=-x2+6的公共点的个数,在图二的情形中通过计算验证你的猜想;如果直线DE与抛物线y=-x2+6始终有公共点,请在图一中作出这样的公共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0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5•苏州)将直线y=2x向上平移两个单位,所得的直线是( )
A.y=2x+2
B.y=2x-2
C.y=2(x-2)
D.y=2(x+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11年春季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5•苏州)化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