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614日是世界献血日,某市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组织市民义务献血.献血时要对献血者的血型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有“A”、“B”、“AB”、“O”4种类型.在献血者人群中,随机抽取了部分献血者的血型结果进行统计,并根据这个统计结果制作了两幅不完整的图表:

血型

A

B

AB

O

人数

   

10

5

   

(1)这次随机抽取的献血者人数为   人,m=   

(2)补全上表中的数据;

(3)若这次活动中该市有3000人义务献血,请你根据抽样结果回答:

从献血者人群中任抽取一人,其血型是A型的概率是多少?并估计这3000人中大约有多少人是A型血?

【答案】(1)50,20;(2)12,23;见图;(3)大约有720人是A型血.

【解析】

1)用AB型的人数除以它所占的百分比得到随机抽取的献血者的总人数,然后用B型的人数除以抽取的总人数即可求得m的值;

(2)先计算出O型的人数,再计算出A型人数,从而可补全上表中的数据;

(3)用样本中A型的人数除以50得到血型是A型的概率,然后用3000乘以此概率可估计这3000人中是A型血的人数.

1)这次随机抽取的献血者人数为5÷10%=50(人),

所以m=×100=20,

故答案为50,20;

(2)O型献血的人数为46%×50=23(人),

A型献血的人数为50﹣10﹣5﹣23=12(人),

补全表格中的数据如下:

血型

A

B

AB

O

人数

12

10

5

23

故答案为12,23;

(3)从献血者人群中任抽取一人,其血型是A型的概率=

3000×=720,

估计这3000人中大约有720人是A型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线段AB的两端点的坐标为A(10)B(0,﹣2).现请你在坐标轴上找一点P,使得以PAB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P点的坐标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所搭几何体的俯视圈,小立方块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

1)请在网格内画出从正面和从左面看到的这个几何体的形状图.

2)如图,是小明用9个棱长为1的小立方块积木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立方块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他请小亮用尽可能少的同样大小的立方块在旁边再搭建一个几何体,使小亮所搭建的几何体恰好可以和小明所搭建的几何体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即拼大正方体时将其中一个几何体翻转,且假定组成每个几何体的立方块粘合在一起),则:

小亮至少还需要 个小正方体;

上面中小亮所搭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14)和点B.过点AACx轴,垂足为点C,过点BBDy轴,垂足为点D,连结ABBCDCDA.点B的横坐标为aa1


1)求k的值
2)若△ABD的面积为4
①求点B的坐标,
②在平面内存在点E,使得以点ABC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所有点E的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本题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点B,抛物线经过BC两点,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另一点A,且OA OC="2" 7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D为线段CB上,点P在对称轴的右侧抛物线上,PD=PB,当tan∠PDB=2,求P点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点Q7m)在第四象限内,点R在对称轴的右侧抛物线上,若以点PDQR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求点QR的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并解答其后的问题:

我国古代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在其所著书《数学九章》中,利用“三斜求积术”十分巧妙的解决了已知三角形三边求其面积的问题,这与西方著名的“海伦公式”是完全等价的.我们也称这个公式为“海伦秦九韶公式”,该公式是:设△ABC中,∠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ABC的面积为S

1)(举例应用)已知△ABC中,∠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4b5c7,则△ABC的面积为   

2)(实际应用)有一块四边形的草地如图所示,现测得AB=(2+4mBC5mCD7mAD4m,∠A60°,求该块草地的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数轴上有MN两点,M点表示的数分别为mN点表示的数是nnm),则线段MN的长(点M到点N的距离)可表示为MNnm,请用上面材料中的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O开始,先向左移动3cm到达A点,再向右移动2cm到达B点,然后向右移动4cm到达C点,用1cm表示1个单位长度.

1)请你在数轴上表示出ABC三点的位置,并直接写出线段AC的长度.

2)若数轴上有一点D,且AD4cm,则点D表示的数是什么?

3)若将点A向右移动xcm,请用代数式表示移动后的点所表示的数.

4)若点P以从点A向原点O移动,同时点Q以与点P相同的速度从原点O向点C移动,试探索:PQ的长是否会发生改变?如果不变,请求出PQ的长.如果改变,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边长为12的正方形ABCD中,E是边CD的中点,将ADE沿AE对折至AFE,延长EFBC于点G.BG的长为(  )

A. 5 B. 4 C. 3 D.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匀速行驶至B城,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甲、乙两车离开A城的距离ykm)与行驶的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求乙车离开A城的距离y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

2)求乙车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