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今年4月23日是第23个“世界读书日”,也是江苏省第四个法定的全民阅读日。由市文明办、市全民阅读办、市文广新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8无锡市第三个全民阅读日”系列活动即将启动。某校围绕学生日人均阅读时间这一问题,对初二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如图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的统计图(不完整),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

(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在扇形统计图中,计算出日人均阅读时间在1~1.5小时对应的圆心角是 度.

(4)根据本次抽样调查,试估计我市12000名初二学生中日人均阅读时间在0.5~1.5小时的多少人.

【答案】(1)150(2)75(3)108°(4)9600人

【解析】分析:1根据第一组的人数是3020%,即可求得总数即样本容量

2利用总数减去另外两段的人数即可求得0.51小时的人数从而作出直方图

3利用360°乘以日人均阅读时间在11.5小时的所占的比例

4利用总人数12000乘以对应的比例即可.

详解:(1样本容量是30÷20%=150

2日人均阅读时间在0.51小时的人数是1503045=75).

3人均阅读时间在11.5小时对应的圆心角度数是360°×=108°;

412000×=9600

初二学生中日人均阅读时间在0.51.5小时的9600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骑自行年,乙乘坐汽车从A地出发沿同一路线匀速前往B地,甲先出发.设甲行驶的时间为x(h),甲、乙两人距出发点的路程S(km)S(km)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1所示,甲、乙两人之同的距离y(km)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请你解决以下问题:

(1)甲的速度是__________km/h,乙的速度是_______km/h

(2)a=_______b=_______

(3)甲出发多少时间后,甲、乙两人第二次相距7.5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已知ABC中,∠B=90°AB=16cmBC=12cmPQABC边上的两个动点,其中点P从点A开始沿A→B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点Q从点B开始沿B→C→A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它们同时出发,设出发的时间为t秒.

1)出发2秒后,求PQ的长.

2)当点Q在边BC上运动时,出发几秒钟后,PQB能形成等腰三角形?

3)当点Q在边CA上运动时,求能使BCQ成为等腰三角形的运动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一次打篮球时篮球传出后的运动路线为如图所示的抛物线以小明所站立的位置为原点O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篮球出手时在O点正上方1m处的点P.已知篮球运动时的高度y(m)与水平距离x(m)之间满足函数表达式y=-x2+x+c.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球在运动的过程中离地面的最大高度

3小亮手举过头顶跳起后的最大高度为BC=2.5m若小亮要在篮球下落过程中接到球求小亮离小明的最短距离O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由边长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A、B、P、Q四点均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线段AB、PQ相交于点M,则线段AM的长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

在学习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及其解法的过程中,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1的解为正数,求a的取值范围.

经过独立思考与分析后,小杰和小哲开始交流解题思路如下:

小杰说:解这个关于x的分式方程,得x=a+4.由题意可得a+4>0,所以a>﹣4,问题解决.

小哲说:你考虑的不全面,还必须保证x≠4,即a+4≠4才行.

(1)请回答:   的说法是正确的,并简述正确的理由是   

(2)参考对上述问题的讨论,解决下面的问题:

若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非负数,求m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B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平行于对角线BD的直线lO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运动到直线l与正方形没有交点为止.设直线l扫过正方形OBCD的面积为S,直线l运动的时间为t(),下列能反映St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ABC中,AB=AC,∠ABC、∠ACB的平分线BD,CE相交于O点,且BD交AC于点D,CE交AB于点E,某同学分析图形后得出以下结论,上述结论一定正确的是______(填代号).

①△BCD≌△CBE;②△BAD≌△BCD;③△BDA≌△CEA;④△BOE≌△COD;⑤△ACE≌△BC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5AD3EAB上的一点,FAD上的一点,连接BOFO

1)当点EAB中点时,求EO的长度;

2)求线段AO的取值范围;

3)当EOFO时,连接EF.求证:BE+DFEF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