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EBD于E,CFBD于F,AE=CF,BF=DE.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证明:证法一:BF=DE,

BF-EF=DE-EF,即BE=DF.

AEBD,CFBD.

∴∠AEB=CFD=90°

ABE和CDF中,BE=DF,AEB=CFD,AE=CF,∴△ABE≌△CDF(SAS),AB=CD.

ADE和CBF中,AE=CF,AED=BFC=90°,DE=BF,∴△ADE≌△CBF(SAS),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证法二:同证法一,得ABE≌△CDF,

∴∠ABE=CDF,

ABCD.同理可证: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证法三:同证法一,得ABE≌△CDF,

AB=CD,ABE=CDF,ABC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证法四:连接AC,交BD于点O.

∵∠AEO=CFO=90°,AOE=COF,AE=CF.

∴△AOE≌△COF(AAS),AO=COEO=FO.

BF=DE,BE=DF,BE+EO=DF+FO,即BO=DO.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点是正方形的两个顶点,以它的对角线为一边作正方形,以正方形的对角线为一边作正方形,再以正方形的对角线为一边作正方形,…,依次进行下去,则点的坐标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一个有50个奇数排成的数阵,用如图所示的框去框住四个数,并求出这四个数的和,在下列给出的备选答案中,有可能是这四个数的和的是(  )

A. 114 B. 122 C. 220 D. 8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不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ABDC,ADBC  B.AB=DC,AD=BC

C.AO=CO,BO=DO   D.ABDC,AD=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市某中学为了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对本校部分学生(随机抽样)进行了一次相关知识的测试(成绩分为A、B、C、D、E五个组,x表示测试成绩),A组:90≤x≤100 B组:80≤x<90 C组:70≤x<80 D组:60≤x<70 E组:x<60;通过对测试成绩的分析,得到如图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
(1)填空:参加调查测试的学生共有人;A组所占的百分比为 , 在扇形统计图中,C组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度;
(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本次调查测试成绩在80分以上(含80分)为优秀,该中学共有3000人,请估计全校测试成绩为优秀的学生有多少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电线杆上的C处引拉线CE、CF固定电线杆,拉线CE和地面所成的角∠CED=60°,在离电线杆6米的B处安置测角仪AB,在A处测得电线杆上C处的仰角为30°,已知测角仪高AB为1.5米,求拉线CE的长(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 ≈1.414, ≈1.7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BCD=90°AB=AD=10cmBC=8cm,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沿线段AB向点B方向运动,点Q从点D出发,以每秒3cm的速度沿线段DC向点C运动,已知动点PQ同时出发,点P到达B点或点Q到达C点时,PQ运动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 ().

(1)CD的长;

(2)当四边形PBQD为平行四边形时,求t的值

(3)在点P、点Q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PQAB?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并说明理由;若不存在,请说明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乙两动点分别从正方形ABCD的顶点A.C同时沿正方形的边开始移动,甲点依顺时针方向环行,乙点依逆时针方向环行.若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3倍,则它们第2015次相遇在边________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两地相距64 km,甲从A地出发,每小时行14 km,乙从B地出发,每小时行18 km.

(1)若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需经过几小时两人相遇?

(2)若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需经过几小时两人相距16 km?

(3)若甲在前,乙在后,两人同时同向而行,则几小时后乙超过甲10 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