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1,方格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A、B、C都是格点.

(1)画出△ABC关于直线MN对称的△A1B1C1

(2)直接写出AA1的长度;

(3)如图2,A、C是直线MN同侧固定的点,D是直线MN上的一个动点,在直线MN上画出点D,使AD+DC最小.(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1)如图所示见解析;(2)AA1的长度为:10;(3)如图所示见解析;点D即为所求,此时AD+DC最小.

【解析】

(1)分别描出A、B、C关于直线BM对称的点,然后依次连接即可;(2)根据轴对称变换的基本性质: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即可得出A1A的长;⑶根据题意在图中找到点D,连接AD,CD,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解.

(1)如图所示:

A1B1C1,即为所求;

(2)AA1的长度为:10;

(3

如图所示:连接AC1,AC1MB的交点D即为所求,此时AD+DC最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AB两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124

1)直接写出AB两点之间的距离;

2)若在数轴上存在一点P,使得APPB,求点P表示的数.

3)如图2,现有动点PQ,若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当点Q到达原点O后立即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求:当OP4OQ时的运动时间t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四边形ABCD中,AB=AD=8,∠A=60°,∠D=150°,四边形周长为32,求BC和CD的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直尺和圆规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是运用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这一性质其全等的依据是( )

ASAS BASA CAAS DSS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

在学习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及其解法的过程中,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1的解为正数,求a的取值范围.

经过独立思考与分析后,小杰和小哲开始交流解题思路如下:

小杰说:解这个关于x的分式方程,得x=a+4.由题意可得a+4>0,所以a>﹣4,问题解决.

小哲说:你考虑的不全面,还必须保证x≠4,即a+4≠4才行.

(1)请回答:   的说法是正确的,并简述正确的理由是   

(2)参考对上述问题的讨论,解决下面的问题:

若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非负数,求m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九章算术》中记载了这样一道题:“今有圆材,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问径几何?”用现代的语言表述为:“如果AB为⊙O的直径,弦CD⊥AB于E,AE=1寸,CD=10寸,那么直径AB的长为多少寸?”请你补全示意图,并求出AB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yx的一次函数,且当x0时,y=﹣4;且图象通过点(1,﹣2

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判断点(a2a4)是否在该函数图象上,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种实验用轨道弹珠,在轨道上行驶5分钟后离开轨道,前2分钟其速度v(米/分)与时间t(分)满足二次函数v=at2,后三分钟其速度v(米/分)与时间t(分)满足反比例函数关系,如图,轨道旁边的测速仪测得弹珠1分钟末的速度为2米/分,求:

(1)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2)弹珠在轨道上行驶的最大速度.

【答案】(1)v=(2<t≤5) (2)8米/分

【解析】分析:(1)由图象可知前一分钟过点(1,2),后三分钟时过点(2,8),分别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得函数解析式;

(2)把t=2代入(1)中二次函数解析式即可.

详解:(1)v=at2的图象经过点(1,2),

a=2.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v=2t2,(0≤t≤2);

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v=

由题意知,图象经过点(2,8),

k=16,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v=(2<t≤5);

(2)∵二次函数v=2t2,(0≤t≤2)的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为y轴,

∴弹珠在轨道上行驶的最大速度在2秒末,为8/分.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得到关键性的信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图象所经过的点的坐标.

型】解答
束】
24

【题目】阅读材料:小胖同学发现这样一个规律:两个顶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如果具有公共的顶角的顶点,并把它们的底角顶点连接起来则形成一组旋转全等的三角形.小胖把具有这个规律的图形称为“手拉手”图形.如图1,在“手拉手”图形中,小胖发现若∠BAC=∠DAE,AB=AC,AD=AE,则BD=CE.

(1)在图1中证明小胖的发现;

借助小胖同学总结规律,构造“手拉手”图形来解答下面的问题:

(2)如图2,AB=BC,∠ABC=∠BDC=60°,求证:AD+CD=BD;

(3)如图3,在ABC中,AB=AC,BAC=m°,点E为ABC外一点,点D为BC中点,∠EBC=∠ACF,ED⊥FD,求EAF的度数(用含有m的式子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O为△ABC的外接圆,BC为⊙O的直径,BA平分∠CBF,过点A作AD⊥BF,垂足为D.

(1)求证:AD为⊙O的切线;
(2)若BD=1,tan∠BAD= ,求⊙O的直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