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19.如图,在△ABC中,AC=BC,∠ACB=90°,点D在BC上,BD=3,DC=1,点P是AB上的动点,则PC+PD的最小值为(  )
A.4B.5C.6D.7

分析 过点C作CO⊥AB于O,延长CO到C′,使OC′=OC,连接DC′,交AB于P,连接CP,此时DP+CP=DP+PC′=DC′的值最小.由DC=1,BC=4,得到BD=3,连接BC′,由对称性可知∠C′BA=∠CBA=45°,于是得到∠CBC′=90°,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 解:过点C作CO⊥AB于O,延长CO到C′,使OC′=OC,连接DC′,交AB于P,连接CP.
此时DP+CP=DP+PC′=DC′的值最小.
BD=3,DC=1
∴BC=4,
∴BD=3,
连接BC′,由对称性可知∠C′BA=∠CBA=45°,
∴∠CBC′=90°,
∴BC′⊥BC,∠BCC′=∠BC′C=45°,
∴BC=BC′=4,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DC′=$\sqrt{BC{′}^{2}+B{D}^{2}}$=$\sqrt{{3}^{2}+{4}^{2}}$=5.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轴对称-线路最短的问题,确定动点P何位置时,使PC+PD的值最小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已知点M(1-2m,m-1)在第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AB∥CD,点E在AB上,点F在CD上,连接EF,FG平分∠CFE交AB于点G,.若∠FEB=140°,求∠FGE的度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D=6cm,CD=8cm,P是AB上的动点,PM⊥AC于M,PN⊥BD于N,则PM+PN的值为(  )
A.$\frac{24}{5}$cmB.4cmC.5cmD.$\frac{13}{5}$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矩形ABCD中,已知AD=4,AB=3,P是AD边上任意一点,PE⊥BD,PF⊥AC,E、F分别是垂足,则PE+PF=(  )
A.5B.2.5C.2.4D.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同学小明在解关于x的方程5x-4=(  )x时,把(  )处的数看错,得错解x=-1,则小明把(  )处看成了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在数轴上作出表示$\sqrt{20}$的点P(要求尺规作图,并保留痕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的长为20cm,P是AB上任意一点,则点P到AC、BD的距离之和是1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于点M,交y轴于点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frac{1}{2}$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第二象限交于点P.若点P的坐标为(3a-1,b),则a与b的数量关系为(  )
A.3a+b=1B.3a+b=-1C.3a-b=1D.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