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下列事件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

A. 搓手取暖              B. 玩滑梯,臀部发热

C. 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            D. 压缩空气引火

C 【解析】【解析】 ABD、搓手取暖、玩滑梯以及压缩空气都是克服摩擦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的; C、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是通过热传递使纸的内能增加的; 显然C选项与其它三个选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不同.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 题型:单选题

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A. 运动员、汽车、羚羊

B. 汽车、羚羊、运动员

C. 羚羊、汽车、运动员

D. 运动员、羚羊、汽车

A 【解析】试题分析:先由速度公式求出运动员的速度,然后统一运动员、汽车、羚羊的速度单位,然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三者的速度.运动员的速度: ;汽车的速度: ;羚羊的速度:v羚羊=20m/s;因此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运动员、汽车、羚羊,故A符合题意;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小明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当开关闭合时,灯L1、L2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约为3V。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A. L1断路 B. L1短路 C. L2断路 D. L2短路

C 【解析】解答: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灯泡L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所以电压表两接线柱与电源两端的连接是通路,因为电流表无示数、两灯泡不亮,所以电压表并联的部分断路,即故障原因可能是L2断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山东省乐陵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从2转到1时,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对应的示数,在U﹣I坐标中描绘了相对应的坐标点,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是_____,电阻R1的阻值是_____,电阻R2的阻值是______.

6V 10Ω 20Ω 【解析】【解析】 (1)由电路图可知,当S接1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图乙可知,电源的电压U=6V,电路中的电流I=0.6A,则=10Ω;(2)当S接2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由图乙可知,电阻R2的两端电压为U′=6V﹣2V=4V,电路中的电流I′=0.2A, R2的阻值: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山东省乐陵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灯L1、L2都能正常发光,甲、乙两个电表的示数之比是2:3.此时灯L1、L2的电阻之比是(  )

A. 2:1 B. 3:2 C. 2:3 D. 1:2

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确定甲乙仪表的种类,然后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两灯泡的电阻之比.如果甲乙任何一个为电流表,将会形成短路,因此甲乙都为电压表,此时灯L1、L2串联连接,电压表甲测量L2两端电压,电压表乙测量电源电压;因为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并且甲、乙两个电表的示数之比是2:3,所以灯L1、L2两端电压之比:U1: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21.1 现代顺风耳──电话 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现代通信利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而不用模拟信号,究其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模拟信号传输不方便 ②模拟信号容易丢失信息 ③模拟信号容易失真 ④模拟信号保密性差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B 【解析】相对于数字信号,模拟信号存在以下缺点:模拟信号容易丢失信息;模拟信号容易失真;模拟信号保密性差;由于以上原因现在数字通信逐渐代替模拟通信,故正确的是② ③ ④,答案为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21.1 现代顺风耳──电话 同步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现代社会,电话已成为人们使用最广泛的通信工具,最简单的电话是由话筒、听筒和电源组成,它们应______ (选填“串联”或“并联”)在电路中,其中______的主要元件是电磁铁。

串联 听筒 【解析】(1)最简单的电话是由话筒、听筒和电源组成,它们应串联在电路中; (2)电话听筒里有一个电磁铁,当有强弱不同的电流通过时,能够吸引前面放着的薄铁片,使铁片振动起来,发出声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 内能 复习检验题 题型:单选题

2 kg的冰从-20 ℃升高到-5 ℃吸收的热量是Q1,2 kg的水从5 ℃

升高到15 ℃吸收的热量是Q2,则[已知c冰=2.1×103 J/(kg·℃)](  )

A. Q1=Q2 B. Q1>Q2 C. Q1<Q2 D. 不能确定

C 【解析】解答: 2kg的冰从?20℃升高到?5℃吸收的热量是Q1=c冰m△t1=2.1×103J/(kg?℃)×2kg×{?5℃?(?20℃)}=6.3×104J;2kg的水从5℃升高到15℃吸收的热量是Q2=c水m△t2=4.2×103J/(kg?℃)×2kg×(15?5℃)=8.4×104J,所以Q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1 透镜 同步练习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一个透镜对光线起的作用与另外三个不同,这个透镜的是____(选填“a”、“b”、“c”、“d”),它对光线起____作用.

c 会聚 【解析】观察四个光线透过透镜的情形可知,a、b、d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光线是发散的,所以都是凹透镜;只有c的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所以是凸透镜,它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