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成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细丝张开的原因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这种使塑料丝带电的方法称为摩擦起电,塑料丝带电的实质是电子 在物体间转移.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分析 两种不同物质摩擦时,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就会导致电荷发生转移,两个物体都带了电,这就是摩擦起电.塑料细丝与手摩擦,摩擦起电,手带了一种电荷,细丝带了另一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原子是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解答 解:塑料细丝与手摩擦,摩擦起电,由于不同的塑料细丝带有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导致细丝蓬散开来.
这种使塑料丝带电的方法称为摩擦起电,塑料丝带电的实质是电子在物体间发生了转移.
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故答案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摩擦起电;电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点评 此题考查了摩擦起电以及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时还要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该同学把他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在不改变凸透镜和光屏位置的情况下,若想在光屏上再一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他应该将蜡烛适当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如图甲所示是婷婷和明明小组“测量小灯泡电功率”时设计的电路图,他们选用的是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

(1)通过正确操作,明明测得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1.14W
(2)小红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他们的电压表已经损坏,老师帮助他从实验室取了定值阻值为RO的电阻和一个电流表,此时小红同学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已知R0=5Ω).请你帮助他把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闭合开关S,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A1示数为0.76A,记下此时电流表A2示数为I,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为3.8V(I-0.76A)(用所测量或已知量表示).
(3)另一组的小亮同学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图,老师告诉他电压表可以看作是测电压的大电阻,内阻约为5000Ω,虽然也可以测量出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但此电路图存在严重的不足,请你指出:开关断开时电压表串联在电路,示数较大,不能保护电压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粽子放入冰箱冷冻一段时间,外表结了一层霜,这是凝固现象
D.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瓶过一会儿表面出现水珠,这是液化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在探究摩擦起电的实验中: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纸屑,是因为橡胶棒带上了电荷.进一步实验发现,此时橡胶棒带的是负电,根据你所学习的原子结构的知识,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B:
A.失去了一些质子     B.得到了一些电子    C.失去了一些电子    D.创造了负电荷
(2)根据你的分析,丝绸摩擦过玻璃棒后,丝绸一定带电.(选填“一定不”、“一定”或“可能”)
(3)通过实验探究,可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小明探究某物质熔化和沸腾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现把20g某种固体碾碎后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如图9乙所示.根据图象回答问题:(设热水在相同时间内给这种物质吸收的热量相等)
(1)这种物质是晶体(晶体/非晶体),它的沸点是90℃;
(2)实验中,热量从火焰传递给水,却不会反过来传递.说 明能量在转移的过程中,具有方向性;
(3)若这种物质液态时的比热容c=3×103J/(kg•℃),则这种物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是360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他在水平台面上分别铺上不同材料,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在小车停下的位置分别做上标记a、b、c.
(1)用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小车的速度.
(2)若水平面上铺的材料种类是毛巾、木板、棉布,则标记c是小车在木板表面下停下的位置.
(3)对上述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理:如果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4)上述所有探究实验中都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推理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我市某技术监督部门对市场上的导线产品进行抽检时,发现某一个品牌的铜芯导线,其实是铜铝合金,同时其线的直径也小于铭牌上标注的参数.引起这种导线不符合规定的主要原因是(  )
A.导线的材料和长度引起电阻的增大
B.导线的材料和横截面引起电阻的增大
C.导线的长度和温度引起电阻的增大
D.导线的温度和横截面引起电阻的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的实验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
①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得出结论: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
②实验中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位置的关系;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大小.
③实验中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发现始终不能与像重合,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没与桌面垂直.
④若在玻璃板的同一侧,小明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两个像.形成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板有厚度;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换薄一点的玻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