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小鹏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电路按甲图连接完整(要求导线不交叉)

_____________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_____状态,实验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_____(选填“A”或“B”)端。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起到了_____的作用。

(3)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有示数但电流表无示数,此时出现的故障可能是_____(选填字母)。

A.滑动变阻器短路

B.电流表断路

C.电阻R短路

D.电阻R断路

(4)排除故障后,小鹏又取了两个定值电阻,想利用这些器材继续探究“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电阻的阻值分别为5欧、10欧、20欧,电源电压为6V,分别接入三个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数据,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以得出结论:_____

(5)上述实验中,

①小鹏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接着把R换为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应向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为_____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②小鹏又把R换为2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都不能达到所控制的电压值,是因为_____,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滑动变阻器_____(选填字母)。

A.“50Ω 1.0A

B.“30Ω 1.0A”

C.“20Ω 1.0A”

【答案】 断开 A 改变导体两端电压 D 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A 2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过小 A

【解析】

(1)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滑动变阻器要求一上一下连接;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连接好电路后,为了保证电路安全,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阻值的最大处;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起到改变导体两端电压的作用;

(3)闭合开关电流表没有示数,说明电路是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与电压表串联的电路是通路;

(4)由丙图知求出电流和电阻的积,分析回答;

(5)①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控制定值电阻的电压相同,当换上大电阻时,根据分压原理确定电压表示数的变化,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结合分压原理确定滑片移动的方向;

②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求出变阻器分得的电压,根据分压原理,求出当接入20Ω电阻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确定变阻器的规格。

(1)将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滑动变阻器要求一上一下连接,如图所示: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断开状态,实验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阻值最大处即A端,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起到改变导体两端电压的作用;

(3)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源是通路;电流表没有示数,说明电流表、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中有一处是断路的;综合分析可知: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位置是导通的,所以应为定值电阻断路;故选D;

(4)由图丙知,电流和电阻的积为:,故图像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5)①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将定值电阻由改接成10Ω的电阻,电阻增大,其分得的电压增大;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压不变,即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A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

②小鹏又把R换为2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都不能达到所控制的电压值,是因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过小;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2V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倍,根据分压原理,当接入20Ω电阻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故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至少40Ω的滑动变阻器,即选A;

故答案为:(1)如上图;(2)断开;A;改变导体两端电压;(3)D;(4)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5)A;2;②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过小;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的实验时,闭合开关,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B、BC、AC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AB=1.5V,UBC=1.5V,UAC=3V,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接着的实验步骤是(  )

A. 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压值

B. 换用电压表的另一量程,在测出一组电压值

C. 整理数据,结束实验

D.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甲、乙两个电阻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电阻的阻值比乙电阻的阻值大

B. 将甲、乙串联在电路中,甲两端的电压大

C. 将甲、乙串联在电路中,通过甲的电流大

D. 将甲、乙并联在电路中,通过甲的电流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数据,最接近日常生活中实际值的是(  )

A. 中学生课桌的标准高度大约是50m

B. 人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104Pa

C. 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是5m/s

D. 我国生活用电的电压为36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定值电阻R0=10Ω,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20Ω,灯泡L上标有“3V 0.6W”的字样,忽略灯丝电阻的变化。只闭合开关S、S1,并把R的滑片移到最右端,电流表的示数为0.1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源电压为3V

B. 此电路的最小功率为0.3W

C. 此电路的最大功率为1.5W

D. 通过灯泡L的最大电流为0.2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 吹一细管,并将细管不断剪短,听其声音的变化

B. 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近面颊,感到发麻

C. 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接着慢慢向外抽气

D. 瓶口对着点燃的蜡烛,敲击瓶上的橡皮膜,火焰向左摆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市场上有一种暖手鼠标垫,技术参数如图所示,鼠标垫内有两个10Ω的发热电阻,通过控制两个发热电阻的接连方式就能实现多档位的调节功能。请解答下列问题:

(1)鼠标垫内两个电阻串联时总电阻是多少少?

(2)在额定电压下,鼠标垫内两个电阻并联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

(3)在额定电压下,鼠标垫工作8小时,最多消耗多少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工人用一根硬棒以O为支点,想在A点施加最小的力撬动石头,请画出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和阻力F2的力臂L2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学习浮力的相关知识时,小军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小军记起自己在游泳池里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时,会感觉到身体越来越轻。由此他想: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呢?

于是,他按图甲所示的方法,将物体浸入水中,并不断改变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一所示。

表一

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

V

V

V

V

V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3.4

2.9

2.3

1.8

1.2

分析表一中的实验数据,小军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_______(选填“越小”、“越大”或“不变”)。

(2)小军又联想到“死海不死”的传说﹣﹣﹣人在死海中即使不会游泳也沉不下去。就想:浮力的大小一定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小军先把鸡蛋放入清水中,发现鸡蛋沉入水底;然后缓缓向水中加盐并不断地搅拌,随着盐水越来越浓,发现鸡蛋竟然能浮在液面上!

这个简易实验说明,小军关于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的猜想是_______(“正确”、“错误”或“不确定”)的。

(3)小军结合密度和重力的知识,对前面两个实验的结论进行了深入思考后,认为浮力的大小应该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有更直接的关系。

为了找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他又利用水和石块进行了图乙所示的实验。相关实验数据的记录如表二所示。

表二

石块重G/N

空杯重G/N

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杯和水的总重G/N

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杯浮/N

石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N

2.0

1.0

1.4

1.6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请你帮小军完成表二

(4)分析表二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石块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水所受重力的大小_______

(5)为了更全面地总结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接下来小军还要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