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09?滨湖区模拟)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在太空真空状态下飞行,要求飞船的舱门必须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以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为此,要在发射前检验飞船舱门的密封性能,科研人员采用了如下的检验方法:将待检验的飞船舱体M置于一个集气空腔N中,如图甲所示.为了模拟飞船飞行时的真实环境,先对舱体M充入压强为1.0×105Pa的空气,然后,把集气空腔N抽成真空,集气空腔N不漏气.若飞船舱门漏气,经过一段时间便会有气体从舱体M进入集气空腔N中,舱体M中的压强将减小,集气空腔N中的压强将增大.为了测量舱体M和集气空腔N中的压强,设计了如下图甲中所示的电路.其中,RM、RN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力敏电阻(电阻值会随所受压强大小发生变化的可变电阻).已知集气空腔N的容积为5V,舱体M的容积为V,不计舱体M器壁的体积,整个过程温度不变.电路中R0的阻值为10?,电源电压恒为9V.力敏电阻RM、RN的阻值随气体压强变化的关系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力敏电阻受到的气压值 (×105 Pa)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力敏电阻对应的电阻值(Ω) 50 40 30 22 15 12 10 8 6 5 4
(1)若飞船舱门漏气,则空气从舱体M中缓慢逸出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将如何变化?
(2)若在检验过程中,某时刻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4.5V和0.225A,飞船舱门的面积是0.6m2,请计算此时舱门受到的内外压力差.
(3)实验表明,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随体积的变化如下图乙所示.若空气从舱体M中逸出,经过一定的时间后,M、N中的压强相等,则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是多少?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M和定值电阻R0串联,然后再与RN并联,电压表测RM两端电压,电流表测RN支路电流;
(1)根据M、N气体压强的变化判断电阻阻值如何变化,然后应用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分析答题.
(2)由表中数据找出电压对应的电阻阻值,应用串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压强公式分析答题.
(3)根据图象求出M、N内气体压强相等时气体的压强,然后由表中数据求出此时电阻阻值,然后应用串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求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M和定值电阻R0串联,然后再与RN并联,电压表测RM两端电压,电流表测RN支路电流;
(1)飞船舱门漏气,空气从舱体M中缓慢逸出过程中,M中的压强变小,RM阻值变大,电阻RM分压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M中气体逸出过程中,N中的气体压强变大,RN电阻阻值变小,RN两端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N支路的电流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2)电压表示数为4.5V时,R0两端电压U0=U-UM=9V-4.5V=4.5V,
此时RM支路电流I=
U0
R0
=
4.5V
10Ω
=0.45A,
∵I=
U
R

∴电阻RM=
UM
I
=
4.5V
0.45A
=10Ω,
由表中数据可知,RM=10Ω时对应的气压值为0.6×105Pa;
∵I=
U
R

∴电阻RN=
U
IN
=
9V
0.225A
=40Ω,
由表中数据可知,RN=40Ω时对应的气压值为0.1×105Pa,
∵p=
F
S

∴此时舱门受到的内外压力差:
△F=△pS=(0.6×105Pa-0.1×105Pa)×0.6m2=3×104N; 
(3)由图乙所示图象可知,气体体积为V时压强为1×105Pa,
N的容积是5V,M的容积是V,M在N中,M、N中的压强相等时,
空气的总体积为5V,图乙所示图象可知,此时气体压强为0.2×105Pa,
即M、N中的压强相等时,M、N中的气压值均为0.2×105Pa,
由表中数据可知,此时RM、RN的电阻值均为30Ω,
电流IM=
U
RM+R0
=
9V
30Ω+10Ω
=0.225A,
∵I=
U
R

∴电阻RM两端电压:
UM=IMRM=0.225A×30Ω=6.75V,电压表的读数为6.75V,
RN支路电流IN=
U
RN
=
9V
30Ω
=0.3A,电流表的读数为0.3A;
答:(1)电流表读数变大;电压表读数变大;
(2)舱门受到的内外压力差为3×104N;
(3)M、N中的压强相等时,电压表的读数为6.75V,电流表的读数为0.3A.
点评:本题是一道信息题,本题信息量大,考查的知识点多,难度较大,需在掌握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认真审题,根据题意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然后分析清楚电路结构、应用串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压强公式分析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滨湖区模拟)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滨湖区模拟)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滨湖区模拟)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实验中,小明将一个新鲜茄子浸没在水中松手后,茄子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为了使漂浮的茄子沉下去,小明将一根铁钉全部插入茄子中.从物体受力的角度来看,小明在茄子中插入铁钉是为了改变
力的大小,从而使浮力
小于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滨湖区模拟)如图是某电热器的电路示意图,R1、R2为电热器发热电阻丝,若R1=R2=60.5Ω,则电热器在旋钮开关接触点“2”时通电1min产生的热量是
4.8×104
4.8×104
J.现小明想在电路中加一个“倾倒开关”,使电热器被碰倒时能自动断开电路,以免引起火灾.该开关最好应安装在示意图中A、B、C、D、E中的
C
C
点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滨湖区模拟)如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动细绳时的示数如图所示.(摩擦不计)
(1)由图可知,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对细绳的拉力为多大?
(2)若钩码在3s内上升0.3m,则钩码上升的速度为多大?
(3)弹簧测力计拉力做功的功率为多大?
(4)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若在原来的钩码下再取下一个钩码,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如何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