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1所示,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如图2所示,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
(选填“大“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
相平
相平

(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1(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1(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①你认为:他的结论是
不可靠的
不可靠的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②理由: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
在液体中的深度
在液体中的深度
相同.
(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
,表示液体压强就越

(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
不变
不变
(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相等
相等
.如图3所示,关于“自来水笔写字,墨水沿笔尖缓缓流出来的原因是什么?”小红认为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可小明认为是因为“墨水重力“的作用.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其中一个的观点是否正确,写出你的做法、观察到的现象及对应的结论.
(1)你的做法、观察到的现象
(2)你的设计的实验的结论.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知道:
(1)液体压强计就是利用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体现压强的,压强越大,U形管液面高度差越大;
(2)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时,就是通过橡皮膜来感知压强的,通过橡胶管中气体压强的变化来改变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若液体压强计漏气,U形管中的液面变化很小,甚至不会变化;
(3)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的深度,在探究与其中的一个因素时,就要控制另一个因素一定.
(4)液体压强的特点:
①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②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③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深度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5)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
①用自来水笔写字,墨水沿笔尖缓缓流出来,是由于外界的大气压大于签字笔内部的气体压强,这样把墨水压出来的,然后(用手)堵住笔芯的开口处(或密封),验证即可.
②因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可将笔尖向上写一会字,观察现象即可.
解答:解:(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就会有漏气现象,因此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小;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橡皮膜不受液体的压强,因此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
(2)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的深度,实验中没有控制金属盒浸入的深度相同,因此无法得出正确结论.
(3)液体密度相同时,压强与深度有关,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压强越大,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
(4)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因此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
(5)①墨水之所以会缓缓流出来,是由于外界的大气压大于签字笔内部的气体压强,这样把墨水压出来的,所以(用手)堵住笔芯的开口处(或密封),写一会字,如果笔迹变淡,直至不再显示笔迹,则与大气压有关;否则,与大气压无关.
②因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所以可将笔尖向上写一会字,如果笔迹变淡,直至不再显示笔迹,则与重力有关;否则,与重力无关.
故答案为:(1)小;相平;(2)①不可靠的;在液体中的深度;(3)大;大;(4)不变;相等;(5)①墨水之所以会缓缓流出来,是由于外界的大气压大于签字笔内部的气体压强,这样把墨水压出来的,所以(用手)堵住笔芯的开口处(或密封),写一会字,如果笔迹变淡,直至不再显示笔迹,则与大气压有关;否则,与大气压无关.
②因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所以可将笔尖向上写一会字,如果笔迹变淡,直至不再显示笔迹,则与重力有关;否则,与重力无关.
点评:这是一道综合实验题,此题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及液体压强计的有关知识及,我们要了解压强计的原理,知道液体压强计的操作要求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江西)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同学们在玩中都会无意识的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以下两个现象可能您尝试或观察过:
(1)喝牛奶时,把吸管插人牛奶盒中往里吹气,迅速放开,牛奶从吸管喷出.
(2)在室温下,把吹鼓的气球放在火炉附近,过一会儿,气球就爆破了.
由以上现象进行猜想:
当气体的体积一定时,气体压强可能与气体的
质量
质量
温度
温度
有关.【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来研究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体压强:
(1)把细玻璃管插人装有半瓶水的密闭烧瓶中,如图1所示;
(2)从细管上端往烧瓶里吹气,此时瓶内气体压强
增大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迅速放开,观察到细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到a处位置(如图2所示).
(3)接着用手握住烧瓶的瓶颈部分,使瓶内气体的压强增大,请您在图2中画出细玻璃管内水柱所上升到b处的大致位置;
【实验拓展】
(1)控制其它条件相同时,换用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进行上述实验,则管内水柱上升的高度会
相同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理由是
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2)控制其它条件相同时,把图1的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则细玻璃管内的液面将
上升
上升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这是由于
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1所示是小明家的电热水壶及铭牌.
(1)小明同学跟电热水壶底相连的三脚插头,如图2所示,而不像电视机插头那样是二脚插头,爸爸说使用三脚插头是为了更安全,小明同学仔细观察三只插脚,又有新的发现:标有“E”字的插脚比其他两脚稍长一些,他又查看了其他家用电器的三脚插头,也是这种情况.它比其他两脚稍长一些好处是:
插入插头时能使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先接地,拔插头时能使金属外壳后离开地线,即使家用电器因绝缘不好“漏电”,人也不会触电
插入插头时能使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先接地,拔插头时能使金属外壳后离开地线,即使家用电器因绝缘不好“漏电”,人也不会触电
;其中插座上标有“E”的插孔是跟
大地
大地
相连接.
(2)他用该电热水壶将1.5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c水=4.2×103J/(kg?℃)]
(3)若电热水壶正常工作,且产生的热量的90%被水吸收,需要加热多长时间?
(4)若电热水壶实际加热时间大于上述计算的加热时间,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写出两种)
①电热水壶产生的热量没有全部被水吸收;②电热水壶实际工作电压小于额定电压
①电热水壶产生的热量没有全部被水吸收;②电热水壶实际工作电压小于额定电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如图1所示,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如图2所示,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___(选填“大“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______;
(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1(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1(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①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____(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②理由: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______相同.
(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______,表示液体压强就越______.
(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______(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如图3所示,关于“自来水笔写字,墨水沿笔尖缓缓流出来的原因是什么?”小红认为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可小明认为是因为“墨水重力“的作用.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其中一个的观点是否正确,写出你的做法、观察到的现象及对应的结论.
(1)你的做法、观察到的现象
(2)你的设计的实验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如图1所示,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如图2所示,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___(选填“大“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______;
(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1(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1(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①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____(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②理由: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______相同.
(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______,表示液体压强就越______.
(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______(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如图3所示,关于“自来水笔写字,墨水沿笔尖缓缓流出来的原因是什么?”小红认为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可小明认为是因为“墨水重力“的作用.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其中一个的观点是否正确,写出你的做法、观察到的现象及对应的结论.
(1)你的做法、观察到的现象
(2)你的设计的实验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