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小灯泡标有“6V 3W”字样,R1=12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电流表的量程是0~0.6A,电压表的量程是0~3V.当只断开S2时,电流表示数为0.5A.求:(画出相应的等效电路图):
(1)只闭合S1时,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
(2>只闭合S2时,在保证电路元件不损坏的情况下,小灯泡电压的变化范围.

分析 (1)当只断开S2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
只闭合S1时,灯泡与电阻R1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先根据P=UI求出灯泡的额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灯泡的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最后根据P=I2R求出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
(2)只闭合S2时,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灯泡的额的电流和电流表的量程选择电路中的最大电流,然后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灯泡两端的最大电压,再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结合电压表的量程可知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也最大.

解答 解:
(1)由图知,当只断开S2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

由I=$\frac{U}{R}$可得电源的电压:U=IR1=0.5A×18Ω=9V;
只闭合S1时,灯泡与电阻R1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

根据P=UI可得:
灯泡的额的电流:IL额=$\frac{{P}_{L额}}{{U}_{L额}}$=$\frac{3W}{6V}$=0.5A,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灯泡的电阻:
RL=$\frac{{U}_{L额}}{{I}_{L额}}$=$\frac{6V}{0.5A}$=12Ω,
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由I=$\frac{U}{R}$可得电路中的电流:
I′=$\frac{U}{{R}_{L}+{R}_{1}}$=$\frac{9V}{12Ω+18Ω}$=0.3A,
由P=I2R可得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
PL=(I′)2RL=(0.3A)2×12Ω=1.08W;
(2)只闭合S2时,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如图所示: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L额=0.5A,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Imax=0.5A,
灯泡两端的最大电压Umax=ImaxRL=0.5A×12Ω=6V;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U-Umax=9V-6V=3V,即此时电压表的示数达到最大示数,
故小灯泡电压只能为6V.
答:(1)只闭合S1时,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为1.08W;
(2)只闭合S2时,小灯泡的电压只能为6V.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灵活应用,关键是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连接方式的判断,难点是根据电表的量程和灯泡的额定电流确定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甲是研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小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让同一钢球A分别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将水平面上同一位置的木块B推动了一段距离,比较木块B被推动的距离;
实验2:改变钢球的质量,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将水平面上同一位置的木块B推动了一段距离,比较木块B被推动的距离;
根据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通过木块运动距离反映物体动能的大小,在物理课上所做的实验中用到此方法的是探究液体压强影响因素(填写实验名称).
(2)实验2中,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的目的是为了使钢球达到水平面时运动的速度相同,为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创造条件.
(3)通过以上实验获得的结论可以用来解释以下的现象:
某段道路的交通标志牌如图乙示:小型客车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100km/h;大型客车、载货汽车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80km/h.对机动车的最高行驶速度进行限制主要是由于动能的大小跟物体的速度有关;而在同样的道路上,对不同车型设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主要是由于动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1)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在纸板B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由此说明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第一个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
A.奥斯特B.法拉第C.牛顿D.托里拆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过程
 
表格
小雨提出课题后,猜想: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可能越大.
他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表格如下:
压力/N51015
弹簧测力计F/N123
 
结论实验得出的结论,用图象中的图线来表示,它应是图线b.
程序上述探究的思维程序是:提出问题一猜想一实验检验一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探究机翼升力产生的原因.压强计的两端分别置于机翼模型的上、下表面附近,当鼓风机没有开启时,根据连通器原理,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当鼓风机向模型左端吹气时,可观察到压强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现象,说明了模型下方流速小,压强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关于家用电器,下列说法最符合实际的是(  )
A.电冰箱工作1h,消耗的电能约为1kW•h
B.普通电炉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大约为1000Ω
C.家用节能灯在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约为1A
D.25寸彩电的功率大约为12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科技节上,老师将液氮“倒”在科技节上,老师将液氮“倒”在装有超导物质的磁悬浮列车模型上,由于液氮迅速汽化并吸收热量,超导物质降温后变为超导体,使模型能悬浮在通电的环形轨道上.当模型在环形轨道上运行时,其运动状态改变(填“改变”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如图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该量筒的分度值是1ml,水的体积是20ml,小石块的体积是20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