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关于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融化﹣凝固(放热) B. 雾生成﹣液化(放热)

C. 露产生﹣汽化(吸热) D. 霜形成﹣升华(放热)

B 【解析】试题分析:A.冰融化,是固态冰熔化为液态水的过程,需要吸热,故A错误;B.雾生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需要放热,故B正确;C.露产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需要放热,故C错误;D.霜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需要放热,故D错误.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人的眼睛像一架精密的照相机,如果远处的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填“前面”或“后面”)就会形成近视,近视眼患者需要配戴_____透镜来矫正视力。

前面 凹 【解析】近视眼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可以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成在视网膜上。 故答案为:前面;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三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物理试题】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时,首先在光具座上放置实验器材,若光具座 A 处放置蜡烛(如图1所示),则 C 处应放置_____(凸透镜/光屏).器材正确放置后,还应对其进行调整,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上.

(2)小莉同学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上图2所示,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若只调节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2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的实像,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4)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靠近凸透镜)之间,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①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将光屏向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移动.

②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_____

A.乙甲 B.丙甲 C.乙丁 D.丙丁.

光屏 主光轴 下 缩小 照相机 靠近 B 【解析】(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光具座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若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必须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所以,在点燃蜡烛后,调整三者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凸透镜、光屏、烛焰的高度在同一高度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阳光下看到一朵花是红色的,是因为这朵花反射____光;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朵花,则这朵花呈现____色。

红 黑 【解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光决定的;太阳光照在红色花朵上,其他颜色的光都被吸收了,只有红光被反射,所以呈现红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蓝色的玻璃只能透过蓝光,其它色光被吸收了,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朵花,呈现黑色。 考查了物体的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 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 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

D. 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A 【解析】A、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选项说法错误; B、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是光的折射原理,故B选项说法正确; C、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多种色光,从上往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故C选项说法正确; D、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周周清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太阳的热主要以红外线的形式传到地球上的

B. 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

C. 医院和食品店常用红外线消毒

D. 红外线是人眼看不见的光

C 【解析】A. 太阳的热主要以红外线的形式传到地球上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 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 医院和食品店常用紫外线消毒,故C错误,符合题意;D. 夜视仪是利用红外线成像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周周清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四种物理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物理现象是( )

A.平面镜成像

B.日食

C.影子

D.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物体

A 【解析】 试题分析:A、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不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B、日食和月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影子是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湖北省孝感市八校联谊2018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联考试卷 题型:计算题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10Kg的水加热,同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若在6min内共完全燃烧了0.6kg的煤,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的热值为3×107J/kg.

(1)这些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是多少J?

(2)假如单位时间燃烧煤的质量相同,则在如图的三个时间段中,________热效率最高(选填“0~2min”、“2~4min”或“4~6min”)

(3)此时段的热效率最高又为多少?

1.8×107J 0~2min 21% 【解析】【解析】 (1)这些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Q放=mq=0.6kg×3×107J/kg=1.8×107J; (2)由图可知,给质量10kg的水加热,在三个相同时间段中,0~2min水吸热温度升高的最多,水吸收的热量最多,根据单位时间燃烧煤的质量相同,在三个相同时间里煤燃烧放出的热量相同,因此在0~2min热效率最高。 (3)【解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在烧杯和试管中都装着水,给烧杯加热使杯中水沸腾,继续加热,则( )

A. 试管中的水将沸腾

B. 试管中的水温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C. 试管中的水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B 【解析】试题分析:(1)解决此题要结合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2)知道沸腾的特点是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且不断吸热. 【解析】 在烧杯底部加热使烧杯内的水沸腾,继续加热,根据沸腾的特点可知烧杯内的水温度将不再变化,所以试管内的水温度能达到100℃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试管内的水不能沸腾; 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