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都遵循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一说它们分别应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哪个规律:
照相机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和应用进行分析: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解答:解:(1)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是利用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点评: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在凸透镜成像习题中有广泛的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大丰市二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光心
光心
上.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物距为15cm,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放大
放大
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投影仪
投影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班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选填“上”或“下”) 调整;调整后光屏上成的是倒立、
缩小
缩小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照相机
照相机

(2)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所示),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
移(选填“左”或“右”).

(3)小组交流时,同学们发现各组凸透镜的焦距不同.大家对影响凸透镜焦距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并有以下一些猜想:
①凸透镜的焦距与凸透镜的大小有关;
②凸透镜的焦距与凸透镜的形状有关;
③凸透镜的焦距与凸透镜的制作材料有关;请你对猜想③进行验证,简述你的做法
选取大小、形状相同,但制作材料不同的凸透镜,分别用太阳光照射凸透镜,使太阳光会聚后形成的亮斑最小最亮,测出亮斑与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焦距.分析比较测得的数据,得出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材料是否有关
选取大小、形状相同,但制作材料不同的凸透镜,分别用太阳光照射凸透镜,使太阳光会聚后形成的亮斑最小最亮,测出亮斑与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焦距.分析比较测得的数据,得出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材料是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岳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所示A、O、B位置时,在光屏上C处会得到清晰的
倒立
倒立
(“正立”或“倒立”),
缩小
缩小
(“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烛焰的像.生活中的光学器件
照相机
照相机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特点制成的.
(2)人们还用凸透镜对
远视
远视
(填“近视”或“远视”)眼进行矫正.
(3)当用另一支较短的蜡烛替换原蜡烛,则在光屏上
D
D
(填“C”、“D”或“E”)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4)如果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B位置,则光屏要放置在
A
A
(填“A”或“B”)位置才能观察到清晰的烛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奋强同学在探究透镜成像规律时实验情况,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像,这个透镜是
凸透镜
凸透镜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照相机、投影仪、近视眼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上述成像情况一致的是
投影仪
投影仪
.如果在前面的实验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中间的透镜,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则应向
移动透镜(选填“左”或“右”).若测得此时蜡烛与透镜的距离是12cm,透镜与光屏的距离是18cm,则这个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是:
6cm<f<9cm
6cm<f<9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l)小明在光具座上按顺序摆放好烛焰、透镜、光屏后,无论他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则可能的原因是
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物距小于焦距,成了虚像
物距小于焦距,成了虚像

(2)重新调整后,小明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移至图中的A位置时,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应该是
倒立
倒立
放大
放大
像;若把烛焰移动少许至图中B的位置,要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移动一些(填”左”或“右”),这时光屏上像的大小将
变小
变小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把烛焰移至图中c的位置,此时烛焰经透镜所成的像是放大的、正立的
像,这种成像情况是
放大镜
放大镜
的成像原理(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