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夜晚,把桌子放在手电筒下面,在桌面放一张白纸,然后再把凹透镜放在白纸上。当逐渐向上移动凹透镜时,可以观察到:通过凹透镜的光束在白纸上所形成的光斑的面积会随着凹透镜移动而逐渐变______,光斑的亮度则逐渐变______(全部选填“大”或“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九年级中考模拟(一)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五一小长假,小乐和同学到“天下第一泉”景区游玩.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小乐发现许多与物理相关的现象并给同学做出解释如下,其中合理的是(  )

A. 看到水中的“画眉鸟”和“小鲤鱼”,前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后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B. 划桨荡舟大明湖,利用了省力杠杆的知识

C. 波涛声震大明湖,形容趵突泉喷涌时音调高

D. 护城河航线上的船闸,运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山东省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晶晶站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当她走近镜子时,镜中的像大小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山东省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立竿见“影”

B. 毕业合“影”

C. 形“影”不离

D. 湖光倒“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整合】人教版九年级 中考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中考练习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10年6月6日是第十五届全国爱眼日,某校为此举办了一场《科学用眼知识》讲座,其中提到:(1)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______cm。(2)矫正近视眼,要佩戴近视眼镜,近视镜是_____透镜。矫正前像离视网膜越远,所配眼镜的“度数”越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整合】人教版九年级 中考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中考练习试卷(解析版) 题型:双选题

(多选)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

B. 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C. 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D. 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整合】人教版九年级 中考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中考练习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  )

A. 变小 B. 变大 C. 先变小后变大 D. 先变大后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海南省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画出了光线射到空气与水的界面处发生折射和反射的四幅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河北省邯郸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如图甲所示,是利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L的电阻的实验电路,已知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2.5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导线不交叉,闭合开关后,变阻器滑片向左滑动时灯泡变亮);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__(选填“A端”、“B端”或“AB正中间”);

(3)移动滑片P,当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Ω(保留一位小数);

(4)实验操作时,因小灯泡L不慎损坏而出现断路,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压表指针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选填“几乎不动”或“明显偏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