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上抛出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B. 汽车在坡路上下行,受到的重力是垂直于坡面的

C. 抛出去的物体总要向地面降落,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

D.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 【解析】解答:A. 向上抛出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仍受到重力的作用,故A错误;B. 汽车在坡路上下行,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而不是垂直于坡面,故B错误;C. 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因此抛出去的物体总要向地面降落,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故C正确;D.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比如:篮球、足球等,故D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卷:第21章 信息的传递 题型:单选题

小红准备买一个收音机,她来到商场的收音机专柜前,看到一种长虹牌的收音机样式不错,她拿起来观察了一会儿,发现这个收音机上标着短波段的频率范围是4MHz~12MHz,由此她说这个收音机短波段的波长是( )

A. 75m~25m B. 130m~400m C. 25m~75m D. 400m~130m

A 【解析】由cλf得:λ1 75m;λ2 25m;故该波段的波长范围为75m~25m.故答案为: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单元同步检验题 题型:单选题

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从最大变化到最小,两个电阻的U-I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源电压为10 V

B. 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20 Ω

C. 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1~10 Ω

D. 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3 A

D 【解析】由“U?I”关系图象可以看出,1为滑动变阻器的关系图象,因为最后电压变为0,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0,此时电路中电阻最小,电流最大,2为电阻R1的图象;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时,两电阻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乙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0.2A,电阻R1的电压U1=2V,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2=4V,因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电压为:U=U1+U2=2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八年物理下第七章第一节节力同步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A. 关闭发动机后向前运动的汽车

B. 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C. 发动汽车使它从静止变成运动

D. 重物被吊车沿直线向上匀速吊起

D 【解析】试题分析:关闭发动机后向前运动的汽车由于地面的摩擦力作用,速度越来越慢,运动状态改变,故A错;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故B错;发动汽车使它从静止变成运动,速度增大了,运动状态改变了,故C错;重物被吊车沿直线向上匀速吊起时,运动方向和速度都不变,运动状态不变,故D正确;应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3节《重力》同步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的装置,改变木板的倾角,观察悬线的方向可知,小球受到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的,

建筑工人利用这一现象制成_________________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其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熟透了的苹果离开树枝后,总是落向地面,这是由于苹果受到方向____________的____力作用。

竖直向下 重垂线 竖直向下 重 【解析】解答:如果墙和重垂线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墙和重垂线平行,墙壁就是竖直的,所以建筑工人常用铅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原理就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熟透的苹果会下落,是因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3节《重力》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相符的是

A.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g

B. 教室门的高度约2m

C. 物理课本的重力约20N

D. 人一次脉搏的时间约4s

B 【解析】试题分析: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故A不相符;教室门的高度应比正常人的身高1.7m稍高一些,故B符合;重20N的物体的质量约为2kg,显然物理课本的质量远远达不到,故C不符合;正常人的脉搏每分钟合70次,约为一次不到1s,故D不符合;应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第2章 声现象 单元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则:

(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

(2)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

变小 介质 【解析】试题分析: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析】 (1)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空气越来越少,铃声逐渐变小; (2)此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从而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故答案为: (1)变小; (2)介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同步检测题 含答案 题型:综合题

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繁荣的物质基础之一,图甲为近两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曲线图,图乙为某燃煤电厂全景图。据图回答:

(1)由图甲可知,自1950年以来,人类能源消耗的情况是___。

A.显著增长  B.平稳增长 C.稳中有降   D.显著减少

(2)图乙中的电厂发电功率为1×107 kW,则该电厂每小时可输出的电能是_________J;要维持这样的发电功率,该厂每小时约需燃烧 5×106 kg煤,这些煤完全燃烧可产生的热量大约是1.5×1014 J,煤燃烧过程中,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可达1.2×106 kg,从环保角度分析,这种燃煤电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3.6×1013 产生的烟尘废气严重污染大气 【解析】 (1)由图甲可知,自1950年以来,人类能源消耗的情况是显著增长。故选A;(2)∵PWt,∴该发电厂每小时可输出的电能是WPt1×107kW×1h107kW?h3.6×1013J,电厂的发电效率为η×100%×100%24%. 煤燃烧过程中,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可达1.2×106kg,从环保角度分析,这种燃煤电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西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乙中的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

(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

(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_______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BD 记录光斑位置 油 【解析】试题分析:(1)由控制变量法可知,要探究水和油对光的偏折本领大小,必须控制入射角和液面的高度相同,故应选B、D两图;(2)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目的是为了记录液体对光的偏折的光斑的位置,比较液体对光的偏折程度,体现了转换法的思想;(3)根据记录,油中光斑的位置距离空气比较远,因此油对光线的偏折程度大,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