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汽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它应用了很多方面的物理知识与技术,它在给我们带来交通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一些社会问题,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常用水的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大;
(2)汽车的喇叭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的;
(3)载重汽车一般安装较多车轮,其目的是减小压强;
(4)为了预防交通安全事故,可以采用哪些有效措施?请你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要求写出两条)
①雨雪天路滑或拐弯处减速慢行.
②保持车距.

分析 (1)根据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分析: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来的;
(3)载重汽车安装较多车轮,增大了地面的受力面积,减小了对地面的压强;
(4)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为了减少因惯性造成的交通事故的发生,交通管理中有许多要求和措施,例如:保持车距、汽车司机和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汽车前排安装安全气、车未停稳不准下车、路滑慢行、不要超速超载行驶等.

解答 解:(1)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
(2)汽车的喇叭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的;
(3)载重汽车安装较多车轮,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4)为了减少因惯性造成的交通事故的发生,雨雪天路滑或拐弯处减速慢行,行车时要保持车距、汽车司机和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等.
故答案为:
(1)水的比热容大;(2)空气;(3)减小压强;
(4)雨雪天路滑或拐弯处减速慢行;保持车距.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声音传播的条件、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减小压强的方法等,知识点多,从多方面考查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代步工具已经越来越广泛,但是城市交通拥堵严重,为了推行“低碳生活,绿色出行”,自行车重新成为了人们的首要交通工具.下列有关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行车时,相对于车上的人,车是静止的
B.行车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C.车轮、车把以及脚踏板上有花纹,都是为了减小摩擦
D.骑自行车匀速下坡时动能不变,机械能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所示,OAB为轻质杠杆,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在B端施加一个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该杠杆(  )
A.一定是省力杠杆B.一定是费力杠杆
C.一定是等臂杠杆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有些电暖气里的工作物质是油而不是水,好处之一是油的比热容比水的小,加热时升温快;电暖气加热升温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数据,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正常步行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360mB.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5℃
C.一个小铁钉的重力为5ND.一瓶饮料的质量约为5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由做饭所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错误的是(  )
A.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磕,鸡蛋破了,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B.静止在灶台上的水壶受到的重力和它对灶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高压锅是利用水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特点制成的
D.在客厅就闻到厨房的饭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小明进入光学实验室进行中考二轮复习时做了如下实验:
(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小明发现能前后弯折的纸板(如图甲)不仅能呈现光路,还能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
①他用较薄(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探究.
②他在找准像的位置后,画出了A、B、C三点做标记(如图乙),在测量物距和像距时,他应分别测出A、C两点到平面镜的距离作为物距和像距,并加以比较,经本次实验得出: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

(3)在利用如图丙所示的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可供选择的凸透镜有:A(焦距15cm)和B(焦距50cm),小明应选择A(选填“A”或“B”).该图的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照相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所示的测量工具是电压表,使用时应与待测元件并联.实验室中,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选填“物体”或“砝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曾用斜面做过多次探究实验,如图甲是利用斜面“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图乙是利用斜面“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丙是“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

(1)在甲、乙实验探究中,都有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的操作步骤,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2)在甲、乙实验探究中“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和“小车动能的大小”分别是由什么来显示的?
(3)下表是小明测定斜面机械效率实验的记录数据,请你完成表中①②处的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写出实验结论.
斜面倾斜程度木块所受重力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的拉力F/N斜面长L/m有用功W/J总功W/J机械效率η
较缓50.22.1112.1 48%
较陡50.53.612.5 ① 69%
最陡50.74.313.54.3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