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5s内振动了60次,人 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不能 【解析】频率是物体1s振动的次数,翅膀5s内振动了60次,可以求出频率.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昆虫的翅膀在5s内振动了60次, f=60次/5=12Hz;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12Hz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不能听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阳光下看到一朵花是红色的,是因为这朵花反射____光;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朵花,则这朵花呈现____色。

红 黑 【解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光决定的;太阳光照在红色花朵上,其他颜色的光都被吸收了,只有红光被反射,所以呈现红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蓝色的玻璃只能透过蓝光,其它色光被吸收了,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朵花,呈现黑色。 考查了物体的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湖北省孝感市八校联谊2018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联考试卷 题型:计算题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10Kg的水加热,同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若在6min内共完全燃烧了0.6kg的煤,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的热值为3×107J/kg.

(1)这些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是多少J?

(2)假如单位时间燃烧煤的质量相同,则在如图的三个时间段中,________热效率最高(选填“0~2min”、“2~4min”或“4~6min”)

(3)此时段的热效率最高又为多少?

1.8×107J 0~2min 21% 【解析】【解析】 (1)这些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Q放=mq=0.6kg×3×107J/kg=1.8×107J; (2)由图可知,给质量10kg的水加热,在三个相同时间段中,0~2min水吸热温度升高的最多,水吸收的热量最多,根据单位时间燃烧煤的质量相同,在三个相同时间里煤燃烧放出的热量相同,因此在0~2min热效率最高。 (3)【解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差到好的顺序为_____.

机械闹钟 B 锡箔纸、衣服、泡沫塑料 【解析】解答:(1)音叉和机械闹钟都能够发出声音,但闹钟的声音稳定且有规律,而音叉的声音不稳定,所以可以选择机械闹钟作为声源较为合适;(2)在鞋盒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这样材料不同,但厚度相同,所以作用是控制不同材料的厚度相同;在A方案中,由于人耳听到的响度无法测量,只能凭感觉判断,没有可靠的实验数据;在B实验方案中,通过比较到鞋盒的距离判断隔音效果,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实验用温度计的原理是_____.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知测哈尔滨冬天的气温应该用_____ 温度计.

液体的热胀冷缩 酒精 【解析】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在北方寒冷的地区,液体有凝固的可能,如果温度计中的液体凝固了,当然温度计就无法使用了,甚至温度计可能因此损坏,所以测哈尔滨冬天的气温最低达-40℃左右,故应使用凝固点在-40℃以下的液体温度计,即酒精温度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把一盆0℃的水放入0℃的房间内,则( )

A. 水一定结成冰 B. 一定有少量水结冰

C. 一定变成冰水混合物 D. 水一定不结冰

D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水的温度与房间内的温度相同,它们之间不会发生热传递,水不吸热,也不放热,所以水不会结冰,故应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在烧杯和试管中都装着水,给烧杯加热使杯中水沸腾,继续加热,则( )

A. 试管中的水将沸腾

B. 试管中的水温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C. 试管中的水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B 【解析】试题分析:(1)解决此题要结合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2)知道沸腾的特点是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且不断吸热. 【解析】 在烧杯底部加热使烧杯内的水沸腾,继续加热,根据沸腾的特点可知烧杯内的水温度将不再变化,所以试管内的水温度能达到100℃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试管内的水不能沸腾; 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为解决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新能源是当务之急,太阳能是一种新能源,它属于_____(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核电站是利用核能(新能源)发电的,目前核电站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人工可以控制的核 ____(裂变/聚变).

可再生 裂变 【解析】本题考查能源的分类和核裂变。 太阳能取之不尽属于可再生能源;目前核电站主要利用核裂变的可控链式反应来发电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五联盟2018届九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据报道:近几年有许多重大火灾都是因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所造成的,教训十分深刻。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引起火灾的原因是:当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时,该处的电阻将______(减小/增大),电流通过该接触处产生的热量______(减少/增多),从而使局部温度升高,同时接触处的电阻又将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减小/增大),从而形成电热的逐步积累和恶性循环,以致引发火灾。

增大 增多 增大 【解析】线路连接处由于接触不良,即接触面积变小,电流通过时受到的阻碍作用增大,因此电阻增大;线路连接处相对于其他地方电阻增大,根据焦耳定律Q=I2Rt,在电流相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产生了更多的热量,因此导致局部温度升高,接触处温度升高,使接触处的电阻进一步变大,产生更多的热量,使温度迅速升高,温度过高容易引发火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