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把一盆0℃的水放入0℃的房间内,则( )

A. 水一定结成冰 B. 一定有少量水结冰

C. 一定变成冰水混合物 D. 水一定不结冰

D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水的温度与房间内的温度相同,它们之间不会发生热传递,水不吸热,也不放热,所以水不会结冰,故应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 cm

B. 当u=12 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 当u=20 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动到24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D 【解析】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①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②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是测焦距; ③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 ④u=f,不成像; ⑤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解答:A、由图知,当物距为16cm时,像距也为16cm,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湖北省孝感市八校联谊2018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联考试卷 题型:多选题

下面是李明同学“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正确的是(    )

A. 把-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冷藏室,过一会,冰块的内能会增加

B. 关于四冲程内燃机,若转速为2400r/min,则每秒钟对外做功20次

C. 实验室里常用验电器来测量电流的大小

D. 一根导线将它均匀拉长,它的电阻一定变大

ABD 【解析】A、将-10℃的冰块放在冰箱的0℃冰箱冷藏,冰箱的温度高,一段时间后,冰块从冰箱中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所以A符合题意; B、一台四冲程内燃机飞轮的转速为2400r/min,则该内燃机每秒钟转40圈,完成20个工作循环,每秒钟对外做功20次,故B符合题意; C、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C不符合题意; D、一根导线拉长,材料不变,长度变大,横截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_____(大/小);空气中的声速约为_____m/s.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_____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_____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大 340 小于 小于 【解析】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因为光速远大于声速声音;通常情况下,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5s内振动了60次,人 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不能 【解析】频率是物体1s振动的次数,翅膀5s内振动了60次,可以求出频率.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昆虫的翅膀在5s内振动了60次, f=60次/5=12Hz;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12Hz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不能听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汽化 B. 液化 C. 先汽化后液化 D. 先液化后汽化

C 【解析】从天然水到纯净的水,要经过水蒸气这个环节,利用物态变化来加以分析,从而得到答案.首先要对天然水加热,使水变成水蒸气进入到冷凝管中,这是一个汽化过程.进入冷凝管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这是一个液化的过程.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小汽车给人们带来诸多方便,但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如能源消耗、尾气污染、噪声污染、交通阻塞等。请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就如何减小汽车的负面影响,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

尽量骑自行车、步行、乘公交车出行;尽量购买小排量汽车 【解析】减小汽车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从低碳环保的角度来分析,如尽量骑自行车、步行、乘公交车出行;尽量购买小排量汽车等均可. 故答案为:尽量骑自行车(步行、乘公交车出行;尽量购买小排量汽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2011年3月11日(农历二月初七)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发生了里氏9级强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大量民众的死伤和财产的损失,也使福岛核电站损坏。

(1)地震发生当天的月相与下图中的______(选填序号)相近;

(2)目前,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_______时释放的核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理造成的。

B 裂变 【解析】本题考查月相和核能。 (1)农历二月初七在上半月,故其月相应是B。 (2)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释放能量来发电的,它是利用可控的链式反应控制裂变的速度而进行发电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五联盟2018届九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网球.在同一高度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将甲球竖直向下抛出、将乙球竖直向上抛出,两球在地面上反复弹跳.不计空气阻力,与地面碰撞时不计能量损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撞击地面时,乙球的最大形变大于甲球 B. 抛出时刻,甲球的机械能大于乙球

C. 反弹后,甲球到达的最大高度大于乙球 D. 两球在到达地面瞬间的最大速度相同

D 【解析】A、撞击地面并达到最大形变时,动能和重力势能能全部转化为弹性势能,所以弹性势能是相同的,且两球完全相同,所以两球的最大形变相同,故A错误; B、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网球,说明两球的质量相等;在同一水平面上以大小相等的速度抛出,说明抛出时小球具有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是相同的,则此时两小球的机械能是相同的,故B错误; C、反弹到最高点时,甲、乙的机械能是相同的,且动能都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