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中测出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如图中秒表的读数为_____min_____s。

5.45 2 50 【解析】由图1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cm,即分度值为1cm;物体左侧与1.0cm对齐,右侧与6.4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2min和3min之间,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0.5s,而大盘指针在50s,因此秒表读数为2min50s. 故答案为:(1). 5.45 (2). 2 (3). 50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2节《弹力》同步练习 题型:单选题

下列几种测量工具中,哪种是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

A. 刻度尺 B. 弹簧测力计

C. 天平 D. 温度计

B 【解析】常用测量力大小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刻度尺测量长度,天平测量质量,温度计测量温度,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幻灯机、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C.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近视眼需要戴一副由凸透镜片做的眼镜来矫正

A 【解析】 试题分析: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幻灯机、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不是虚像.故B错误;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是实像.故C错误;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戴一副凹透镜来矫正,故D错误;故应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计算题

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陆地距离为300km,则:

(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2)若海浪的推进速度是200m/s,则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还有多少时间逃生?

(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200s; (2)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还有1300s的时间逃生. 【解析】试题分析:(1)已知次声波的速度和传播的距离,则由速度公式可求得次声波传到最近陆地所用的时间; (2)已知海浪的推进速度和传播的距离,由速度公式可求得海浪到达陆地所用的时间;由两次时间可求出时间的差值. 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红外线 【解析】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遥控电视机的。 故答案为:红外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 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

C. 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D. 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B 【解析】A、太空中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因此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此选项正确; B、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是在传播中减弱噪声,而不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此选项不正确; C、看电视时调节音量,声音强弱发生变化,所以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故C正确; D、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此选项正确. 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八年级2017-2018学年物理沪科版上册 第4章 多彩的光 单元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用焦距10 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____(填“较亮”或“较暗”)一些,此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将逐渐向____移动.

(2)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将所缺的实验数据和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30

15

①______________

2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3

15

②____

倒立、放大的实像

4

6

正立、放大的虚像

请根据实验序号4的成像规律,写出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 ③____.

(3)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小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____________(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4)晓红在早上9:00利用太阳光进行观察凸透镜焦点的活动,她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她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你认为她这种活动过程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较暗 上 倒立、缩小的实像 30 放大镜_ 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放置 【解析】(1)为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实验环境应该比较暗,这样成的蜡烛的像更加清晰;由于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所以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就应该越向上移动; (2)由数据知,当物距为30cm时像距为15cm,此时物距大于像距,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实际应用是照相机; (3)若遮住凸透镜的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八年级2017-2018学年物理沪科版上册 第4章 多彩的光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⑤幻灯机成像中( )

A. 成实像的是①②③

B. 成虚像的是②③④

C. 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②

D. 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①③⑤

C 【解析】解答:①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②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成像,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③放大镜成像是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④照相机成像是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⑤幻灯机成像是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综上可知,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周周清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的是( )

A. B. C. D.

C 【解析】A. 小孔成像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倒立的实像。不符合题意;B. 光在空气中传播时,是沿直线传播的。不符合题意;C. 熊猫照镜子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原理。符合题意;D. 月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当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时,射向月球的太阳光被位于月亮和太阳之间的地球挡住了而造成的。不符合题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