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 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

C. 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D. 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B 【解析】A、太空中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因此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此选项正确; B、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是在传播中减弱噪声,而不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此选项不正确; C、看电视时调节音量,声音强弱发生变化,所以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故C正确; D、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此选项正确.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物理八下 第6章  6.1 物体的质量 同步练习题 题型:计算题

地球的质量是5.976×1024千克,合多少吨____?合多少克____?太阳的质量是1.989×1030千克,则太阳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多少倍_________?

5.976×1021吨 5.976×1027克 3.3×105倍 【解析】【解析】 因为1kg=10﹣3t,所以5.976×1024kg=5.976×1024×10﹣3t=5.976×1021t; 因为1kg=103g,所以5.976×1024kg=5.976×1024×103g=5.976×1027g; 太阳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倍. 答:地球的质量是5.976×1024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像 B. 光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像

C. 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cm D. 该次成像规律与照相机原理相同

A 【解析】ABD、由图可知,此时光屏上呈现实像,物距小于像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的原理相同,故A正确、BD错误; C、由图可知,物距u=25cm,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f<25cm<2f,则12.5cm<f<25cm,故C错误; 答案为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中测出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如图中秒表的读数为_____min_____s。

5.45 2 50 【解析】由图1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cm,即分度值为1cm;物体左侧与1.0cm对齐,右侧与6.4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2min和3min之间,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0.5s,而大盘指针在50s,因此秒表读数为2min50s. 故答案为:(1). 5.45 (2). 2 (3). 5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活中一些常见物理量的估计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手机的质量是1.5kg B. 人的密度约为1.0g/cm3

C. 学生书桌高约300mm D.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42℃

B 【解析】A、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一部手机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200g=0.2k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1.0g/cm3左右.故B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书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00m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正常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八年级2017-2018学年物理沪科版上册 第4章 多彩的光 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体育运动中,科研人员经常利用频闪摄影对运动员的动作进行分析与指导。频闪摄影就是摄影光源在有节奏地闪光时,从光源射出的光线照射到运动员身上发生__________射,又通过摄影机前的__________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观察图中照片,可知频闪摄影时要求背景较__________(选填“亮”或“暗”)。

反 凸透 倒立、缩小的实 暗 【解析】人身上凹凸不平,摄影光源射出的光线照射到运动员身上发生漫反射.摄影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观察图中照片,可知频闪摄影时要求背景较暗。 故答案为:(1). 反 (2). 凸透 (3). 倒立、缩小的实 (4). 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活动中:

(1)如图甲所示把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大小不等的扇形,做成如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如果要测量两个纸锥的下落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和_____.

(2)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时,应该选择_____(选填“乙”或“丙”)所示的位置开始释放,通过比较下落至地面的_____来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还可以比较同一时刻纸锥下落的_____来比较下落的快慢.

(3)实验中发现时间较难测量,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该在图乙中选择纸锥_____(选填“A”或“B”)进行实验较好.

(4)小芳又猜想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可能与纸锥的锥角、纸锥的重量有关,并打算继续用乙图中的这两个纸锥研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的关系,小明认为这样做不科学,你认为不科学的原因是_____.

刻度尺 秒表 乙 时间 高度 A 没有控制纸锥的质量相等 【解析】(1)根据可知,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测量路程的工具是刻度尺,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 (2)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而图乙中两纸锥的下端高度相同,图丙中两纸锥的上端高度相同,故应选图乙的位置释放,然后记录下落至地面的时间,也可比较下落相同时间纸锥下落的高度来比较下落的快慢; (3)纸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周周清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一个人沿路行走经过某一盏路灯,在走路过程中,路灯照射人,人的影子长短在变化,其变化情况是( )

A. 逐渐变短 B. 先变短再变长 C. 逐渐变长 D. 先变长后变短

B 【解析】解答: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小,形成的影子长;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会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会变短;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又会变小,形成的影子再次变长。因此,当人经过路灯时,影子先变短后变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