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同一物理书在娄底和北京的质量是一样的

B. 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

C. 1kg的棉花比1kg的铁块质量小

D. 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了

A 【解析】A、同一物理书在北京和娄底只是位置不同,质量不变,故A正确; B、水结成冰后,状态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故B错误; C、1kg的棉花和1kg的铁块的质量相等,故C错误; D、把铁块压成铁饼,形状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 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同步检测题 含答案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四个电路图中,电阻R0的阻值已知,电源电压未知且保持不变,以下四个电路图中不能测出Rx阻值的是(  )

A. B. C. D.

B 【解析】A. 断开S时,由电流表的示数可知通过R0的电流,则由欧姆定律可得出电源电压;闭合S,则Rx与R0并联,由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得出通过Rx的电流,则由欧姆定律可求得Rx的阻值,故A正确;B. 当开关接1时,若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法正确,此时可以测出R0两端电压,但接下来把开关接到2时,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此时就变得相反了,测不出RX的电压,也就无法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规律求出RX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四节《焦耳定律》同步练习 题型:单选题

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这是用来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 )

A. 导体的电阻的关系

B. 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关系

C. 导体的长度的关系

D. 通电时间的关系

B 【解析】试题分析:在实验中,其中一个容器的外部,将一个完全相同的电阻和这个容器内的电阻并联,再接入原电路,使通过左边容器中电阻的电流与通过右边容器中电阻的电流不同,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的关系. 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物理八下 第6章  6.1 物体的质量 同步练习题 题型:综合题

小芳、小于和小江三位同学在探究“物体的状态对质量大小的影响”时提出了多种实验方案:

小芳的方案:

①将一块冰放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冰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将放有冰块的烧杯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使冰全部熔化成水;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其中水的总质量为m2.

小于的方案:

①将盛有适量热水的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m1;

②将冰块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m2;

③将冰块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让冰熔化成水;

④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其中水的总质量为m3,现在请你将她们两人的发现和结论写出来.

(1)小芳通过比较_____,发现冰熔化后,其质量是_____;小于通过比较_____,发现冰熔化后,其质量是_____.

(2)小芳和小于当中谁的结论是正确的?_____.另一个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什么______?

(3)爱动脑的小江发现小芳、小于的方案都有缺陷,提出了一种既简捷又方便的实验.请你写出小江是如何进行实验的_______.

m1和m2 减小的 ;m1+m2和m3 不变的 小于 原因一是冰放在烧杯中测质量的过程中,由于冰温度太低,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烧杯壁上,导致m1的测量结果偏大;原因二是用酒精灯加热使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水不断蒸发,所测的m偏小; 答:将冰块放入一个密闭的容器中,称出其质量记作m1;等冰完全熔化成水后,再称其质量,记作m2,比较m1和m2大小,就能得到物体质量与状态的关系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物理八下 第6章  6.1 物体的质量 同步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请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张的邮票的质量约是50_____;

(2)一卡车钢材的质量约是5_____;

(3)一个鸡蛋的质量约是50_____。

mg t g 【解析】【解析】 (1)一张邮票的质量非常小,一般在50mg左右; (2)一卡车钢材的质量较大,在5t左右; (3)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物理八下 第6章  6.1 物体的质量 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2016•镇江)下列估计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一支2B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

B. 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6.5℃

C. 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0.7mm

D. 中学生跑完800m所用的时间约为1min

B 【解析】【解析】 A、一块橡皮的质量在8g左右,一支2B铅笔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8g左右。故A选项不符合实际; 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6.5℃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B选项符合实际; C、头发丝的直径在75μm左右,试卷纸的厚度略大于75μm,在100μm=0.1mm左右。故C选项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跑完800m的时间一般在3min20s左右。故D选项不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摄影师用一台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小芳同学照完半身照后,接着又给她拍全身照,摄影师应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小芳,同时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之间的距离。

远离 减少 【解析】 试题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当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摄影师用一台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小芳同学照完半身照后,接着又给她拍全身照,此时摄影师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增大了物距,所以应减小像距才可以在底片上得到清晰的像.所以应该缩短照相机暗箱长度.故答案为:远离;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

A. 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B. 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C. 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D. 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可知“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故应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八年级2017-2018学年物理沪科版上册 第4章 多彩的光 单元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一同学用“可乐瓶”做小孔成像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请在甲图的半透明纸上画出蜡烛AB的像A′B′________。

(2)该同学发现物体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的像的高度(见表)。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乙图的坐标中画出h与s的关系图像_____。

像到小孔的距离s/cm

2.0

3.6

6.0

8.0

10.0

12.4

14.0

像的高度h/cm

1.0

1.8

3.0

4.0

5.0

6.2

7.0

(3)从图像中可看出h与s是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与s成正比(或s=2h) 【解析】(1)如图: (2)如图: (3)从图象中看出;h随s的变大而变大,即h与s成正比关系; 故答案是:(1). (2). (3). h与s成正比(或s=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