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16•镇江)下列估计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一支2B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

B. 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6.5℃

C. 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0.7mm

D. 中学生跑完800m所用的时间约为1min

B 【解析】【解析】 A、一块橡皮的质量在8g左右,一支2B铅笔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8g左右。故A选项不符合实际; 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6.5℃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B选项符合实际; C、头发丝的直径在75μm左右,试卷纸的厚度略大于75μm,在100μm=0.1mm左右。故C选项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跑完800m的时间一般在3min20s左右。故D选项不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河南省新乡市2018届九年级(上)第三次质检物理试卷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标有“4V 1.6W”的字样,定值电阻R=20Ω,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滑动变阻器上标有“0~20Ω,1A”字样。求:

(1)小灯泡的电阻为多大?

(2)若只闭合S,S1时,要使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小,此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哪端移动?此时消耗最小功率是多少W?

(3)若电流表的测量范围为0~0.6A,电压表的测量范围为0~3V,当只闭合S与S2时,在不损坏用电器的前提下,求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

(1)10Ω;(2)0.9W;(3)5Ω~10Ω 【解析】试题分析:(1)由P=U2/R可知,灯泡电阻:RL=UL2额/PL额=(4V)2/1.6W=10Ω;(2)由图示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S1时两电阻串联,由P=U2/R可知,在电压一定时,电路总电阻R越大,电路总功率越小,只闭合S、S1,滑片移至b端时电路总电阻最大,功率最小,最小功率:P=U2/(R+R0最大)=(6V)2/(2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2节《弹力》同步练习 题型:实验题

在“研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外力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L0=10 cm,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拉力F,用记录的拉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作出的F-x图象如图所示。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

(1)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 N,弹簧的伸长量就增加________cm。

(2)当弹簧受到4 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的长度为________cm。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________。

0.5 12.5 正比 【解析】由图可得,当伸长1cm时,拉力为1N;伸长1.5cm时,拉力为2N;伸长2cm时,拉力为3N. 所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增加 0.5cm. 由图可得,拉力为4N时,弹簧伸长2.5cm.加上原长,总长度为12.5cm. 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弹簧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 故答案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物理八下 第6章  6.1 物体的质量 同步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暑假,小红买了一盒巧克力去旅游,由于气温过高,巧克力有些融化了,形状发生了改变,巧克力的质量将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这是因为质量是指物体所含_____的多少,质量是物体的一种_____.

不变 物质 属性 【解析】【解析】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巧克力有些融化了,形状发生了改变,巧克力的质量将不变,这是因为质量是物体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物理八下 第6章  6.1 物体的质量 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同一物理书在娄底和北京的质量是一样的

B. 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

C. 1kg的棉花比1kg的铁块质量小

D. 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了

A 【解析】A、同一物理书在北京和娄底只是位置不同,质量不变,故A正确; B、水结成冰后,状态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故B错误; C、1kg的棉花和1kg的铁块的质量相等,故C错误; D、把铁块压成铁饼,形状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题 题型:综合题

在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像距V、焦距f在数值上满足的关系.小花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发现,保持蜡烛和光屏之间的距离为45cm不变,只改变凸透镜的位置可以在屏上得到两个清晰的像,将凸透镜从成第一个像的位置向蜡烛移动15cm得到第二个像.她通过分析得出第一个像与蜡烛相比是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第二次成像时物距为__cm.如图,A′B′是物体AB的像,试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并画出凸透镜_________ .

缩小 15 . 【解析】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物距u、像距v、焦距f满足,由题知u+v=45cm, 所以第一次成像时,物距为u,像距为v=45cm﹣u;第二次成像时,物距u′=u﹣15cm,像距v′=60﹣u, 则: ; ; 两式联立,解得:u=30cm f=10cm.v=45cm﹣30cm=15cm, 将凸透镜从成第一个像的位置向蜡烛移动15cm得到第二个像,这说明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2017•河南卷)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须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地画面.

缩小 减小 【解析】试题分析: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成像的原理是: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也就是当无人机高度上升时增大了物距,这时需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cm处移到4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 像变大,像距变大 B. 像变小,像距变小

C. 像变大,像距变小 D. 像变小,像距变大

B 【解析】试题分析: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cm处移到40cm处的过程中,物距始终大于焦距,因此凸透镜成实像,由于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小,像变小,综上分析可得,选项B正确;故应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八年级2017-2018学年物理沪科版上册 第4章 多彩的光 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镜进行观察,这个透镜应该是__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工人看到的是放大的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电路板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凸 虚 小于1倍焦距 【解析】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镜进行观察,说明是为了放大线路板,只有凸透镜能起到放大的作用;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才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1). 凸 (2). 虚 (3). 小于1倍焦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