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小晴和小雨分别用两套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组装器材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如图甲,应适当将_____(选填A处向上B处向下)调整。

2)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烧杯内水的温度为_____℃。

3)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观察到第2分钟水开始沸腾.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时间t/min

0

0.5

1

1.5

2

2.5

3

3.5

温度t/

90

94

97

98

99

99

99

99

请在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

_______

分析图像,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如果用硬纸板将烧杯盖得十分紧密,且纸片上无排气孔,则水的沸点会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图丁中,______(选填“a”“b”)是水沸腾时的情景,气泡里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选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氧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答案】A处向上 94 见解析 升高 a 水蒸气

【解析】

(1)[1]温度计液泡不可触碰烧杯底部,应调节A处向上,因为需要保证使用酒精灯外焰进行加热,若B处向下,则会导致使用内焰加热,甚至可能导致火焰熄灭。

(2)[2]如图乙温度计分度值为1℃,且向上为增,故读数为94℃;

(3)[3]将表格对应数据依次描点,并用平滑曲线连接,作图如下:

[4]由图像可知,当水沸腾之后,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5]由于硬纸板盖得十分紧密,则在部分水汽化之后会导致内部压强增大,水的沸点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则水的沸点会升高;

(4)[6][7]水沸腾之后,水变为水蒸气,在内部形成气泡,由于沸腾之后上下水温相等,随着气泡上升,所受外部液体压强减小,则气泡会逐渐变大,故图丁中a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小明设计的测量一小灯泡额定功率的电路图。已知定值电阻Ro=15,滑动变阻器R(201A),电源电压为18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6V、额定功率约为3W

(1)闭合开关S前,滑片P应滑到最_______(选填左端右端”)

(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7的实物图补充完整。

(3)小明正确连接电路后,进行实验。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指针如图18所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_______A,其额定功率为_______W

(4)电路中定值电阻R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完成上述实验后,小红发观电流表已坏,她利剩余器材和老师又给的两个开关S1S2及导线,也完成了对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测量。请你在右侧的虚线框内画出小红完成实验设计的电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当  

(2)小新将实物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其中有一处连线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画“×”并改正.

(3)将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为2V,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为  A,则R的阻值为  Ω.

(4)换上10Ω的电阻后,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此时应将滑片P向  (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阻两端电压为  V.

(5)小芳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李用如图甲、乙、丙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

如图甲所示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__

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可将带橡皮膜的塑料盒先后放在__________位置(请填写字母),并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可将带橡皮膜的塑料盒先后放在___位置(请填写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轻质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2×1022,内装有重为9.8N的水,现将体积为2×1043、重为4.9N实心金属球A用细线栓着浸没在水中。

求金属块A受到的浮力F

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现将绳子剪断,求绳子剪断后容器对水平地面压强变化了△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不变,为了比较电阻R1和R2的大小,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的电路,其中不可行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 实验中,让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

1)实验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小明发现光屏上看不到烛焰完整的像了。为了使烛焰清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他可以将光屏向_____(填“上”或“下”)调节。

2)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标尺上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像,这个像是_____像(选填“实”或“虚”)。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______(选填完整不完整).

3)请根据上图中物距与像距大小关系,推断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填序号):

A8cm B10cm C12cm D15cm

4)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

①小有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调整光屏向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②小芳不移动光屏,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也变清晰了,则该眼镜片是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

5)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成等大实像的实验时,老师发现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7.5cm22cm,与理论像距20cm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是否有关.小凡同学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

(1)选择AB两图,可以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2)选择BC两图,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关系,这样做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

(3)选择AD两图进行实验探究,发现图D中的水先蒸发完,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_______

(4)小凡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又提出猜想:蒸发快慢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请你帮他设计实验的方案: 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张晨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烛焰位于b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C.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D.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