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小丽站在平面镜前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她在镜中看到的像是虚像(选填“实”、“虚”).矫正近视眼所带的眼镜,其镜片是凹透镜.

分析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
近视眼要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进行矫正,远视眼要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解答 解:
因为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小丽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是虚像;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故答案为:虚;凹.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及近视眼的成因与纠正的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所示,OAB为轻质杠杆,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在B端施加一个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该杠杆(  )
A.一定是省力杠杆B.一定是费力杠杆
C.一定是等臂杠杆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小明进入光学实验室进行中考二轮复习时做了如下实验:
(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小明发现能前后弯折的纸板(如图甲)不仅能呈现光路,还能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
①他用较薄(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探究.
②他在找准像的位置后,画出了A、B、C三点做标记(如图乙),在测量物距和像距时,他应分别测出A、C两点到平面镜的距离作为物距和像距,并加以比较,经本次实验得出: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

(3)在利用如图丙所示的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可供选择的凸透镜有:A(焦距15cm)和B(焦距50cm),小明应选择A(选填“A”或“B”).该图的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照相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所示的测量工具是电压表,使用时应与待测元件并联.实验室中,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选填“物体”或“砝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来控制噪声的
B.“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C.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我们可以利用回声来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镜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再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对比,从而对人的身份进行识别.下面对该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
A.该一体机的摄像镜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B.该一体机的摄像镜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病
C.该一体机摄像时的成像过程属于折射现象
D.该一体机摄像时所成像为正立缩小的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如图所示,太阳能汽车是靠太阳能来驱动的汽车.以下针对这种太阳能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关闭全景天窗能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传播
B.车身运用低密度复合材料是为了使车更轻便
C.汽车流线外型是为了减小行驶时的空气阻力
D.驱动这种汽车所需的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曾用斜面做过多次探究实验,如图甲是利用斜面“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图乙是利用斜面“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丙是“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

(1)在甲、乙实验探究中,都有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的操作步骤,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2)在甲、乙实验探究中“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和“小车动能的大小”分别是由什么来显示的?
(3)下表是小明测定斜面机械效率实验的记录数据,请你完成表中①②处的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写出实验结论.
斜面倾斜程度木块所受重力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的拉力F/N斜面长L/m有用功W/J总功W/J机械效率η
较缓50.22.1112.1 48%
较陡50.53.612.5 ① 69%
最陡50.74.313.54.3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所示,两平面镜相互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完成光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