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一个平底容器质量为0.2kg,底面积为102m2,容器中装有深度为5cm、质量为0.8kg的酒精(ρ酒精=0.8×103kg/m3),将该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g=10N/kg,求:

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答案】①4N;②1000Pa。

【解析】

解:①容器底部受到酒精的压强:

p=ρgh=0.8×103kg/m3×10N/kg×0.05m=400Pa,

可得,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pS=400Pa×102m2=4N;

②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G=(m+m酒精)g=(0.2kg+0.8kg)×10N/kg=10N,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答:①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4N;

②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1000P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校车安全备受社会关注,国家出台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如图是某区部分中小学投入使用的新型安全校车﹣﹣人称“长鼻子”校车,其与四轮大巴车相似,但这种校车突出在安全性能上完全符合校车安全标准,车的总质量达到5380千克.则:

(1)校车设计最高时速达到80km/h,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中规定校车最高时速为60km/h,其实质是控制校车的 不至于过大.
A.惯性 B.势能 C.动能 D.摩擦力
(2)为了更好的保护学生,防止车身变形挤压学生,车身的制作材料应具有 的性质.
(3)一个质量为60千克的驾驶员驾驶校车空载,每个轮子跟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00cm2 . 校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有多大?
(4)某学校学生乘坐该校车回家,校车以54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了20分钟后安全到达目的地,校车受到的阻力为1000N,求校车牵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质量为45kg的某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两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300cm2,则他对地面的压强P1= ________ Pa,若他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2,则有P1 _______ P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乙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2)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从开始加热到42℃,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 Q

加热时间/min

0

1

2

甲的温度/℃

30

34

38

乙的温度/℃

10

18

26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太阳能热水器是直接利用太阳能给水加热的装置,下表是小明家的太阳能热水器某天在阳光照射下的相关信息,其中太阳辐射功率是指1h内投射到1m2面积上的太阳能.求:

太阳照射时间/h

装水量/kg

吸热板面积/m2

水升高的温度/℃

太阳辐射功率
J/(m2h)

5

50

2.5

50

1.68×106


(1)水在5h内吸收的热量;
(2)如果水吸收的热量用天然气来提供,需要完全燃烧多少m3的天然气;(天然气的热值为8.4×l07J/m3 , 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50%被水吸收)
(3)该太阳能热水器的能量转化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侧壁上有一细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水面高度为h1=0.8m;容器的顶部和底部的面积为0.08m2,顶部到底部的高度为h2=0.6m;g10N/kg,则:

(1)水对容器顶部和底部的压强分别是多少?

(2)若离地10cm的侧壁处破了一个10cm2大小的洞而用塞子堵住(如图),求塞子受到的液体压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09年1月1日9时整,江西首条湖底隧道开通.这条隧道西起阳明东路京九线隧道,东至国威路和上海北路交叉口,全长1965m,双向6车道,其中湖底暗埋段550m.在湖底隧道口有一交通标志牌如图所示,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什么?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一辆小车通过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活动课中,有以下三个场景:

图温度测量实验

场景一:A组的其中一个同学随便选取了一支温度计,在测量过程中同组的另一同学发现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得很快,差不多上升到玻璃管顶。于是大喊:快把温度计取出来,不然………”,但测量的同学还来不及把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温度计却已经“砰”的一声胀破了。

场景二:B组的其中一个同学将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如图A、B。同组的同学告诉他:要小心点,不然会损坏温度计的”,话音刚落,温度计的玻璃泡就损坏了。

场景三:C组甲同学把温度计玻璃泡刚刚浸入液体,如图C;乙同学把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中间部位,如图D。在读温度计的示数时,甲乙同学测出的温度值都不相同。他们感学到奇怪:同一杯水,温度为什么会不一样了

请你结合自己在课堂上做这个实验的体验,分析总结一下,

(1)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2)为什么甲乙两同学读数不同,谁的测量方法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网友在四月拍摄的某地雪景:积雪初融后,在某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雪馒头,甚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砖,每块方形地砖周围是条形砖。气象专家调研发现:四周条形砖比中间方形地砖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和渗水性。关于形成雪馒头景观的解释肯定不合理的是(

A. 空气温度较低是雪馒头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

B. 方形地砖导热性差是形成雪馒头景观的原因之一

C. 太阳辐射导致条形砖上方的雪比方形地砖上方的雪更易熔化

D. 地表热量易通过条形砖及四周缝隙传递,使条形砖上的雪更易熔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