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活动中,小吴同学测量了下列数据.请帮助他完成下列活动任务.
实验次数动滑轮重G/N物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动力F/N动力作用点移距离s/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0.510.10.70.347.6%
20.520.11.10.360.6%
30.540.120.3
(1)请在图中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小吴同学在记录数据时漏填了一个数据,请帮他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3)经过分析发现: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当被提升的物重增加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进一步分析可知,在动滑轮和绳重一定的情况下,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和______有关.
(4)小吴同学在第一次实验中,使钩码上升0.1m所用的时间为1.5s,则他说做功的功率为______W.

【答案】分析:(1)根据s=nh求出表格中绳子的有效股数,再根据“动奇定偶”组装滑轮组;
(2)根据W=Gh求出有用功,根据W=Fs求出总功,利用η=×100%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其他条件不变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物重的关系;滑轮组做的额外功是克服动滑轮重力和绳子间的摩擦力做的功,摩擦力与绳子间的拉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因此提的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额外功也会变大;
(4)动力的功率就是总功的功率,求出第一次实验中的总功W,根据P=就可以计算出功率.
解答:解:(1)根据s=nh可知,表格中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是钩码上升高度的3倍即绳子的有效股数为3,3为奇数,所以绳子应从动滑轮开始按一动滑轮一定滑轮进行缠绕,如下图所示:

(2)第3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η=×100%=×100%=×100%≈66.7%;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当被提升的物重增加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大;
物体越重,每段绳子上承担的物重越大,绳子与轮之间的摩擦也会越大;
在绳重一定的情况下,物体的重力大小会影响有用功,摩擦力大小会影响额外功,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和摩擦有关;
(4)∵动力的功率即为总功的功率,
∴由题意知,物体上升0.1m,动力作用点移动0.3m,
所以P====0.14W.
故答案为:
(1)上图所示;
(2)66.7%;
(3)变大;物重;摩擦;
(4)0.14.
点评:本题是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考查了有关滑轮组的组装,一定要搞清绳端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之间的关系,同时要熟练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η=×100%,同还考查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采用A、B两种绕线方式不同的滑轮组进行实验,发现了一些实际问题.
(1)下表是实验中的几组数据,请在空白处填上相应的计算结果.
实验
次数


物块重
G/N
物块上升
的高度
h/m
有用功
W/J
拉力
F/N
弹簧测力
计移动的
距离s/m
总功
W/J
机械
效率
1 A 0.50 0.2 0.10 0.20 0.4 0.08 125%
2 A 1.90 0.2 0.38 0.95 0.4 0.38 100%
3 B 0.50 0.2 0.10 0.25 0.6
4 B 1.90 0.2 0.38 0.75 0.6 0.45 84.4%
精英家教网
(2)实际中机械效率
 
 1(选填“>”、“=”或“<”),而表格中1、2两次实验的机械效率分别为100%和125%.这是什么原因?通过观察中图和右图,手持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时,发现指针的位置不同,中图中指针在零刻线的下方.
(3)经过分析,找到了机械效率为100%和125%的原因是:用滑轮组A进行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细绳实际的拉力要
 
,用测量值计算出的总功比细绳实际拉力做的功要
 
,因此测得的机械效率比实际效率要高.
(4)实验总结: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考虑弹簧测力计对读数的影响,测拉力时,弹簧测力计一般要竖直向
 
移动;若弹簧测力计倒置时测拉力,要先将指针调至零刻线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物理量
次数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 η
1 4 0.1 1.8 0.3
2 6 0.1 2.4 0.3 83%
3 4 0.1 1.4 0.5 57%
4 4 0.2 1.4 1.0 57%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 时,应竖直向上
匀速
匀速
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
74%
74%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
b
b
图做的;第4次实验是用
c
c
图做的.(选填“a”、“b”或“c”)
(3)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
增大物体的重力
增大物体的重力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越小
越小
.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无关
无关

(4)若小明在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动方向偏离了竖直方向,则测出的机械效率将
不变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遵义)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物理量

实验次数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1.8 0.3
2 6 0.1 2.4 0.3 83%
3 4 0.1 1.4 0.5 57%
4 4 0.2 1.4 1.0 57%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
匀速
匀速
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
74%
74%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
b
b
图做的;第4次实验是用
c
c
图做的.(选填“a”、“b”或“c”)
(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
提高物重
提高物重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越低
越低

(5)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无关
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活动中,小吴同学测量了下列数据.请帮助他完成下列活动任务.
实验次数 动滑轮重G/N 物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动力F/N 动力作用点移距离s/m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 0.5 1 0.1 0.7 0.3 47.6%
2 0.5 2 0.1 1.1 0.3 60.6%
3 0.5 4 0.1 2 0.3
(1)请在图中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小吴同学在记录数据时漏填了一个数据,请帮他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3)经过分析发现: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当被提升的物重增加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变大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进一步分析可知,在动滑轮和绳重一定的情况下,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物重
物重
摩擦
摩擦
有关.
(4)小吴同学在第一次实验中,使钩码上升0.1m所用的时间为1.5s,则他说做功的功率为
0.14
0.14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推导题: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如果不考虑摩擦力和绳子的重,就不需要测量物体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只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和动滑轮的重,利用公式就可以推导计算出机械效率,请你利用所学知识推导:在允许的范围内增加提升钩码的重,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