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如图甲、图乙所示.
(1)实验前,发现杠杆处于如图甲所示的状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2)上面操作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杠杆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并且便于测量力臂的长度.
(3)某实验小组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该实验小组是否根据这组数据就能得出探究结论.
答:不能.理由是因为一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规律.
(4)实验中,用如图乙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平衡,但采用这种方式是不妥当的.这主要是因为D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5)乙图中,不改变支点O右侧所挂的两个钩码及其位置,保持左侧第2格的钩码不动,将左侧另外两个钩码改挂到它的下方,杠杆仍然可以平衡.

分析 (1)杠杆倾斜时,杠杆的重心偏向杠杆下沉的一端,左、右两端的螺母(或一端的螺母)要向杠杆上翘的一端调节.
(2)实验前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是为使杠杆所受的重力通过支点,从而可以不考虑杠杆的重力对其转动的影响;调节好以后,仍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的长度;
(3)杠杆平衡条件是规律性结论,必须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才行,只有一次实验数据,偶然性太大,不能反映普遍规律;
(4)在初中阶段,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只有一个动力和一个阻力,不探究多个动力或阻力的作用下的杠杆平衡.
(5)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进行判断右侧的力与力臂不变,左侧的三个钩码一起所挂的位置.

解答 解:
(1)由图甲知,实验前没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上翘,则重心应向右移动,应将左端平衡螺母向右旋一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避免杠杆重力对杠杆转动的影响;二是便于测量力臂的长度;
(3)只有一组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很具有偶然性,要进行多次实验,通过多组数据总结实验结论,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4)实验中,如图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平衡是杠杆的左侧在多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用这种方式是不妥当的.这主要是因为杠杆的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5)不改变支点O右侧所挂的两个钩码及其位置,将左侧另外两个钩码改挂到第三个钩码的下方,即左侧的力是三个钩码,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2G×3格=3G×n格,n=2;即保持左侧第2格的钩码不动.
故答案为:(1)右;(2)避免杠杆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并且便于测量力臂的长度;(3)不能;因为一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规律;(4)D;(5)2.

点评 本题考查调节平衡螺母的作用、杠杆实验时动力和阻力的实验要求及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6.(1)如图所示的杜杆B点挂一重物G,要使此时杠杆在图中位罝平衡,请画出此时施加在杠杆A点处最小的力F1和杠杆受到阻力F2的示意图.
(2)如图甲所示是小东家灾头柜上的旋钮开关S,乙图中开关S单独控制台灯的通断和亮度,请在乙图中连接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电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想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室有: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规格不同的定值电阻、开关和导线等器材各若干供同学们选择,实验用电路如图a所示.

(1)图b是某组同学尚未完成连接的实物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连接(连线不交叉).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移动,电压表示数变大.
(2)连好电路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较大、电压表示数为零,则电路故障原因可能B
A.电压表的量程选大了         B.电阻R0发生了短路
C.滑动变阻器发生了断路       D.滑动变阻器发生了短路
(3)他们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测得多组数据记录在表中,在给定的坐标纸上作出图象,分析得出了结论.在与其他组交流时发现虽然各小组作出的图象都是正确的,但是在相同的坐标纸上有些小组的图象却明显不同.请你利用表中数据在图c中作出I-U图象,并回答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所使用的定值电阻不同.
实验次数12345
电压表
示数/V
1.01.52.02.53.0
电流表
示数/A
0.120.190.250.280.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4.如图所示是两个定值电阻A,B电流和电压关系的图象.请你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求:
(1)电阻A的阻值;
(2)电压为4V时,电阻B的功率;
(3)将A和B串联接入到电压为16V的电源两端,电路中通过电阻A的电流和电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1)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在纸板B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由此说明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对下列有关生活现象的解释符合物理规律的是(  )
A.没有大气压,水泵照样可以把水抽到高处
B.橡皮吸盘能仅仅吸附在光滑玻璃板上,是由于这两个物体的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缘故
C.把刀刃磨得很薄,是为了减小摩擦
D.高压锅是利用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关系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第一个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
A.奥斯特B.法拉第C.牛顿D.托里拆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探究机翼升力产生的原因.压强计的两端分别置于机翼模型的上、下表面附近,当鼓风机没有开启时,根据连通器原理,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当鼓风机向模型左端吹气时,可观察到压强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现象,说明了模型下方流速小,压强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和电磁波传播速度都是3×108m/s
B.白光、红外线、紫外线都是电磁波
C.电磁波不能用加热食品
D.图象信息不能用电磁波来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