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学校的“元旦”晚会上,优美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_____产生的.我们能很容易辨别出二重唱的男声和女声,是因为他们的_____不同.

振动 音色 【解析】①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优美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②我们能很容易辨别出二重唱的男声和女声,是因为虽然他们的音调、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不同. 故答案为:振动;音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2节《弹力》同步练习 题型:单选题

关于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B. 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C. 弹簧的长度跟所受拉力成正比

D. 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B 【解析】在拉弹簧时,弹簧伸长是因为受到了拉力,拉力是弹簧伸长的原因,弹簧伸长是拉力的结果.A、B两选项颠倒了因果关系,同时A选项还混淆了长度与伸长的概念,所以A、B错.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而不是弹簧的总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所以C选项也是错误的. 故本题答案为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小明用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做成像规律实验,记录了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的四组数据(如表),其中明显错误的一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A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已知透镜的焦距f=10cm, A.当物距等于焦距时,是不成像的,故甲数据是错误的。 B.当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v>2f,故乙组数据正确。 C.当物距等于像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丙组数据正确。 D.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丁组数据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为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选择_____(选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并将其竖直放置,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确定_____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另一支_____的蜡烛B,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为止,通过比较发现像与物_____

(3)某小组同学实验时发现蜡烛A在平面镜中的像不清晰,为此小组同学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方案一:将实验搬至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通过实验发现_____(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可以使看到的像更清晰.方案二: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通过实验发现这样做_____(选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项操作?_____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实验.

较薄 像的位置 未点燃 重合 大小相等 较暗 不能 B 【解析】(1)当玻璃板比较厚时,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比较远,实验时会出现明显的两个像,当玻璃板比较薄时,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比较近,可以近似看成一个像,使实验简单化; 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蜡烛A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代替蜡烛A的蜡烛B,当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实验中常借助“悬锤法”测定蜡块的密度,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为m,用量筒测定蜡块的体积如图所示,则蜡块的密度表达式为(  )

A. B. C. D.

C 【解析】由图可知,蜡块的体积: ,则蜡块的密度: 。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活中一些常见物理量的估计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手机的质量是1.5kg B. 人的密度约为1.0g/cm3

C. 学生书桌高约300mm D.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42℃

B 【解析】A、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一部手机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200g=0.2k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1.0g/cm3左右.故B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书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00m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正常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八年级2017-2018学年物理沪科版上册 第4章 多彩的光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时形成的“手影”;剧院放映的电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摄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 倒影——平面镜成像

C. 电影——凸透镜成像

D. 摄影——光的反射

D 【解析】A、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故A正确; B、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水面对称,所以是倒立的,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B正确; C、电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属于光的折射,故C正确; D、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透镜是光的折射原理,故D不正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周周清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例中,属于防止平面镜成像的是

A、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

B、家庭装修中,常利用平面镜来扩大视野空间

C、夜间行驶时,车内的灯必须关闭

D、牙医借助平面镜看清牙齿的背面

C 【解析】 试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然后根据各个选项的具体内容逐一分析即可. 解答:【解析】 A、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是利用平面镜成像,不符合题意; B、家庭装修中,常利用平面镜来扩大视野空间,也是利用平面镜成像;不符合题意; C、晚间打开驾驶室内的灯,车前窗就像镜子一样,司机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