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西部大开发”实施的一项巨大工程叫“退耕还林”.这是因为近百年来人们盲目砍伐、开垦山林,致使森林面积急剧减少,造成水土大量流失,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据调查,长江上游某地每年流入长江内的泥土达2.5×107t.(泥土的平均密度为2.5×103kg/m3)求:

(1)长江上游某地每年流入长江内泥土的体积是多少?

(2)这相当于该区域每年损失了40cm厚的土地多大面积?

(1)107m3.(2)2.5×107m2 【解析】(1)根据公式得,长江上游某地每年流入长江内泥土的体积: (2)损失土地的面积: 答:(1)长江上游某地每年流入长江内泥土的体积是 (2)这相当于该区域每年损失了40cm 厚的土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达标检测卷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别代表甲、乙、丙三种物质和水的密度,据图可知( )

A. 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B. 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C. ρ丙>ρ乙>ρ甲,且ρ丙=ρ水

D. ρ乙>ρ甲>ρ丙,且ρ丙>ρ水

B 【解析】由图象可知,当甲、乙、丙三种物质的体积相等时,它们的质量关系为m甲>m乙 >m丙 ,由ρ=m/V可知,ρ甲 >ρ乙 >ρ丙 ,故CD错误;当m乙 =10g时,V乙 =10cm3 ,则ρ乙 =m乙/V乙=10g/10cm3=1.0g/cm3 =ρ水 ,所以,ρ丙 <ρ水 ,故A错误,B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质检物理试卷 题型:计算题

近几年,不少地区推行的“区间测速”也作为判断是否超速的依据之一.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14.4km,该路段最高限速120km/h.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通过两监测点的速度分别为110km/h和100km/h,该车在此路段的平均车速为_____m/s,该车_____(“会”、“不会”)被判为超速.

40 会 【解析】解答:根据图示可知,轿车行驶的时间:t=10:37?10:31=6min=0.1h; 轿车的平均速度:v===144km/h>120km/h,所以轿车超速。 144km/h=144×13.6m/s=4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质检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80℃的酒精是液态

B. 铅的凝固点是﹣328℃

C. ﹣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 气温接近﹣50℃时.寒暑表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

C 【解析】A.因为酒精的沸点是78℃,所以80℃的酒精应该是气态,故A错;B.铅的凝固点等于铅的熔点,是328℃,故B错;C.水银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此时温度是-39℃,故C正确;D.气温接近-50℃时,水银已凝固,不能使用,故D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质检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因为有了光,世界才会如此绚丽多彩,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坐在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清黑板上的粉笔字,这属于光的漫反射现象

B. 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黄颜色的花是因为黄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C. 假如光在同种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做操时队伍更容易排直

D. 光从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A 【解析】A. 坐在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清黑板上的粉笔字,这属于光的漫反射现象,故A正确;B. 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黄颜色的花是因为黄花能反射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故B错误;C 排队时用到了光的直线传播,假如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做操时队伍将不容易排直,故C错误;D. 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入射到另一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故D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甘肃省白银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作图题

如图所示,平面镜上方有一竖直挡板P,AB和CD是挡板左侧的发光点S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上作出发光点S.(要求留下作图痕迹)

【解析】将AB和CD两条光线反向延长,相交于平面镜后一点S',这就是发光点的像,再过镜面做这一点的对称点S,这就是发光点.从发光点S分别向AB和CD引出光线就完成了光的反射,如下图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甘肃省白银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

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A 【解析】 试题分析:利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对A、B选项逐一分析; 根据平面镜成虚像的特点对C、D选项逐一分析; 解;A、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水中出现的月亮是月亮的虚像,故本选项正确; 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本选项错误; C、因为水中出现月亮是月亮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即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故本选项错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上册 第一、二章 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________km/h,合________m/s。

90 25 【解析】由图可知,速度表的分度值为10km/h,此时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90km/h;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辽宁省盘锦市2017届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在实验中所用导体的相关物理量的记录如下:

(1)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是否有关,应选用_____两根导体;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应选用_____两根导体;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材料是否有关,应选用_____两根导体。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_____。

(2)由电路图可知,该小组同学是通过观察_____来判断电阻的大小的,这种方法叫_____。在我们学过的知识中,哪些实验也用到了这种方法?请你举一例说明:_____。

(3)小红和小明仔细观察实验电路后,分别提出了以下建议:

小红:应该将灯泡换成电流表,这样更好比较电阻丝的阻值大小

小明:应该在电路中再串联一个电流表,你同意_____的观点,理由是_____。

A、D A、C A、B 控制变量法 灯泡亮度 转换法 通过木块被小车推出的距离远近来判断小车动能的大小 小明 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可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解析】(1)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是否有关,应控制导体材料与横截面积相等,可选用A、D两根导体;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是否有关,要控制导体材料与长度相等,可选用A、C两根导体; 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材料是否有关,要控制导体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