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因为有了光,世界才会如此绚丽多彩,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坐在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清黑板上的粉笔字,这属于光的漫反射现象

B. 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黄颜色的花是因为黄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C. 假如光在同种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做操时队伍更容易排直

D. 光从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A 【解析】A. 坐在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清黑板上的粉笔字,这属于光的漫反射现象,故A正确;B. 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黄颜色的花是因为黄花能反射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故B错误;C 排队时用到了光的直线传播,假如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做操时队伍将不容易排直,故C错误;D. 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入射到另一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故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达标检测卷 题型:填空题

某同学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图中为用天平测量小石块质量过程中的几个情景,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由图可知,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g。

a、c、b 71.4 【解析】(1)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零刻度线;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再将物体放在天平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增减砝码或拨动游码使天平横梁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故合理的顺序是a 、c、b。 (2)小石块的质量m=50g+20g+1.4g=71.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质检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 cm

(2)如图乙,此时光屏上成倒立、_____ 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3)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导致像呈在光屏上方,要使像能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 选填“上”或“下”调整.

(4)在上一步调整好后,取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如图丙,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_____ 选填“左”或“右”移.

(5)如图丁,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_____ (选填A或B)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10.0 放大 投影仪 下 左 B 【解析】解答:(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f=40.0cm?50.0cm=10.0cm.(2)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故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3) 蜡烛变短了,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根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质检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如图是工人师傅用一把螺丝刀探听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的做法,该现象说明 可以传声;通过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填“能量”或“信息”).

振动,固体,信息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振动才能发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生活中有两个应用,即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根据声音的性质,来进行解答. 【解析】 物体如果不振动,则不会有声音产生,故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因为固体可以传播声音,且传播声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质检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光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许多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 汽车驾驶室前边的挡风玻璃不采用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排除像的干扰

C. 照镜子时,当人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增大时,人在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不变

D.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

D 【解析】A. 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变弱,即折光能力变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会聚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因此A正确;B. 汽车驾驶室前边的挡风玻璃如果竖直安装,则在运动过程中会有很大的阻力,而且车内物体在挡风玻璃里成的虚像在车的前方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如果不采用竖直安装,不仅可以减小阻力,而且驾驶室内物体的像在车的前上方,有利于驾驶员驾驶,故正确;C. 照镜子时,当人与平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甘肃省白银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计算题

“西部大开发”实施的一项巨大工程叫“退耕还林”.这是因为近百年来人们盲目砍伐、开垦山林,致使森林面积急剧减少,造成水土大量流失,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据调查,长江上游某地每年流入长江内的泥土达2.5×107t.(泥土的平均密度为2.5×103kg/m3)求:

(1)长江上游某地每年流入长江内泥土的体积是多少?

(2)这相当于该区域每年损失了40cm厚的土地多大面积?

(1)107m3.(2)2.5×107m2 【解析】(1)根据公式得,长江上游某地每年流入长江内泥土的体积: (2)损失土地的面积: 答:(1)长江上游某地每年流入长江内泥土的体积是 (2)这相当于该区域每年损失了40cm 厚的土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甘肃省白银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像可如,_______车的速度大;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m.

甲 60 【解析】由图象可知,在相等时间,如3s内,甲车的路程大于乙车的路程,因此甲车的速度大; 由图象可知,在3s内甲车通过的路程是60m;在5s内一次通过的路程为6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上册 第一、二章 单元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

(1)读出小车从A运动到C经过的路程sAC=________cm。

(2)若小车从A运动到C所用的时间为3秒,则小车经过AC的平均速度vAC=________cm/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

10.00 3.3 小 【解析】【解析】 (1)由图可知,刻度尺一个大格为1cm,一个大格又分为十个小格,所以分度值为1mm,则小车从A运动到C经过的路程sAC=10.00cm。 (2)若小车从A运动到C所用的时间为3s,由可得, 小车经过AC的平均速度。 (3)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通过某点的时间越短,越不容易计时,所以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四川省泸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单选题

图中的四个冲程不是按照热机正常工作的顺序排列的,你认为让汽车获得动力的冲程是( )

A. B. C. D.

C 【解析】在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该冲程让汽车获得动力: A图: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行,气缸容积减小,是压缩冲程,不符合题意; B图: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行,气缸容积减小,是排气冲程,不符合题意。C图:气门都关闭,火花塞喷出电火花,活塞向下运行,气缸容积增大,是做功冲程,符合题意; D图:进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容积增大,是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