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2014年5月第十七届科博会在北京召开,中外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如图是幼教机器人正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能区分机器人和小朋友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响度不同

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里;

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解:A、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故A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音色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故C错误;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D错误.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做了如下实验: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1所示;保持该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如图2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则(

A. 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B. 实验中,像到透镜的距离一定大于15cm

C. 若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所成的像会变大

D. 若使该透镜成虚像,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同学们用频闪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

(1)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用闪光照相机拍下纸锥竖直下落的照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反映纸锥下落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的_________

(2)若测得纸锥在A、C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8.40cm,则AC过程中纸锥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温度为的水与温度为的水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为的水具有的热量多

B. 温度为的水具有的热量多

C. 两者的比热容相同

D. 两者具有相同的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我国第一次完全自主设计并制造“翔凤”飞机.于日试飞首飞获得了成功,并计划在年开始逐步投入规模化生产.

翔凤支线客机使用的是喷气式发动机,其原理是:将吸入的空气与燃油混合,点火爆炸后膨胀产生高速空气向后喷出,发动机将空气向后喷出时推动飞机向前运动.这是因为________

飞机的升力是由于机翼上、下表面出现了压力差,垂直于相对气流方向的压力差的总和就是机翼的升力.这样飞机借助机翼上获得的升力克服地球引力,从而翱翔在蓝天上了.飞机机翼导流板横截面的形状是下列四如图中的________

物体在流体(液体和气体)中运动时,受到阻碍物体运动的力,称作为“流体阻力”.飞机机身设计成“流线形”是为了减小________.影响“流体阻力”大小的因素有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物体和液体间相对运动的速度以及物体垂直于运动方向的横截面大小.某同学为了验证“流体阻力的大小与运动物体表面粗糙程度有关”,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用弹簧测力计拉一艘表面光滑的船模型在水中运动,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②用弹簧测力计拉另一艘表面粗糙的船模型在水中运动,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

③通过比较大小,就能得出物体受到流体阻力是否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有关.

请你对该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估,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仅要求写两点):

________

________

飞机在跑道上缓慢滑行时,通过跑道上的压力感应装置测得飞机前轮压强为,后轮压强为,已知前轮触地总面积,后轮触地总面积.求此滑行飞机的质量____________

“翔凤”首次试飞消耗燃油,行程,已知航空燃油的热值为,发动机效率为,求飞机在试飞时获得的平均水平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小明同学发现实验装置处于如图甲所示的状态,使用时,首先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2

5

5

2

3

6

6

3

4

2

2

4

3

4

2

6

3

6

9

2

4

4

2

8

(2)一实验小组在正确操作过程中,得出的实验数据如上表。小明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小华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两个同学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误的。那么你认为他们中正确的应该是_____同学。原因是_____

(3)把图乙中A点的钩码取下,在A点用弹簧测力计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时,杠杆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丙所示。当拉力F向左倾斜时,要保持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F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小红同学采用了图丁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当杠杆水平平衡时,与其他同学得出的正确的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一款内燃机的汽缸结构图,已知活塞的面积为S,在做功冲程中燃气的平均压强为P,做程冲程中活塞移动的距离为L,内燃机每分钟消耗的燃油质量为m,燃料的热值为q,飞轮每分钟转动N周.(以上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中的主单位,以下计算结果均用题目中的已知量表示)求:

1)做功冲程中活塞受到的压力;

2)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所做的功;

3)每分钟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4)内燃机的机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冰糕不化

炎热的夏天,小明为了消暑买了一支冰糕,可没过多长时间,冰糕就化了.他看了看街边卖冰糕的人用棉被将冰糕箱捂得非常严实,心想:这不是让冰糕化得更快吗?怎样才能使冰糕化得慢些呢?他猜想:一种是像所看到的那样用棉被捂着化得慢,另一种是放在铝制饭盒内再盖紧盒盖.他做了实验进行对比:同时将两支冰糕分别放在铝饭盒和棉被里,结果饭盒里的冰糕10min就化成水了,放在棉被里的冰糕20min才化成水.

(1)小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________

(2)为什么冬天穿着棉衣暖和?________

(3)小明探究出的这个结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应用?请举一例.________

(4)在这次探究过程中,小明运用的主要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阻R1=5Ω,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1A,电流表A的示数为I=1.5A,求:

(1)电源电压?

(2)通过R2的电流I2为多少?

(3)R2的阻值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