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
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
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水与海波溶液的界面处因反射而弯曲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分析 由现象①可得,光在水中可以沿直线传播;由现象②可得,光在水和海波的不均匀混合物中,传播路径发生弯曲;由现象③可得,光在水和海波的均匀混合物中光又沿直线传播;分析三种情况得出实验结论.

解答 解:从①中我们发现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而②中的光线不再沿直线传播,不同于①的是介质不再均匀,③现象中的光线又沿直线传播,是由于经搅拌后,介质又变得均匀,故可以得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故选D.

点评 本题通过实验验证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通过此题提高自己分析实验和解答实验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为绳拉的小铁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直径为1m的虚线圆形轨迹匀速运动.若小球运动一圈时间为0.5s,则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大小为(  )
A.2m/sB.4m/sC.6m/sD.8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B.t4时刻物体内能不为零
C.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大D.t2时刻物体内能比t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关于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风中雨伞容易“上翻”,是由于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B.
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是由于分子间有引力作用
C.
以驾驶员为参照物,马路上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
D.
小车没有被推动是由于所受的摩擦力大于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根据古文《论衡•是应篇》中的记载:“司南之杓(用途),投之于地,其柢(握柄)指南”,学术界于1947年想象处司南的模样如图甲所示.
1952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尝试将如图乙所示的天然磁石制作成司南,制作人员根据天然磁石的磁感线分布,将磁石的D(选填乙中字母)处打磨成磁勺的A端,为达到理想的指向效果,制作人员将磁勺靠近一电磁铁,闭合开关S,磁勺和电磁铁相互吸引后如图丙所示,可增加磁勺的磁性,由此判断F为电源的负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科学发展一般经过观察现象、解释现象、发现规律和应用规律,如图甲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现象: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两张纸向中间靠拢
B.解释:中间气压小于两侧气压
C.规律:气流越大,气压越小
D.应用:飞机机翼上平下凸(如图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3D”电影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屏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下列关于3D电影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放映时,电影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拍摄时,景物在胶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
D.拍摄时,镜头离物体越近,拍摄到的像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Ⅲ区域(填“Ⅰ、Ⅱ、Ⅲ、Ⅳ”),并且我们发现AB比A'B'大,且箭头的方向在上(填“上、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扫地机器人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它利用自身携带的小型吸尘部件进行吸尘清扫,如图为某品牌扫地机器人,已知其电池容量2000mAh,额定工作电压15V,额定功率30W,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扫地机器人的电阻是10Ω
B.题中“mAh”是能量的单位
C.扫地机器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2A
D.扫地机器人充满电后一次工作时间约为4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