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灯L1和L2是________联的,电压表测的是________两端的电压;若电源电压是8V,电压表示数是3V,则灯L1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V,L2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V。

串 L1 3 5 【解析】试题分析:知道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电压表测量的是与其并联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然后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分析. 【解析】 因为两个灯是依次顺序连接,所以两灯串联连接;因为电压表V并联在L1两端,所以测量L1两端的电压,电源电压是8V.则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即U2=8V﹣3V=5V. 答案为:串,L1,3,5.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同步测试11.4机械能及其相互转化 题型:实验题

陈锋同学的家到学校本是一条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直路,爱动脑筋的陈锋做了这样的设想:要是将从家到学校的路挖成一个“V”字形(如图所示),只要从家骑上自行车后,不用刹车也不用踩车,等车停下来就可以到达学校了。请你简要说明:

(1)陈锋同学的设想的机械能转化过程。

(2)陈锋同学的设想在现实中可以实现吗?为什么?(请根据有关物理知识说明)

(1)自行车和人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又转化为重力势能。(2)不能实现,自行车运动过程中受到阻力作用,机械能减少,所以不能到达学校。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但在转化的过程中一定有摩擦,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越来越小,因此设想不能实现. 解答:【解析】 (1)将路挖成一个“V”字形后,自行车下坡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上坡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卷:第19章生活用电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电灯不亮,用测电笔接触D点时氖管发光,接触E点时不发光,说明D、E间_____.若测电笔接触A至F各点都发光,说明_____。

断路 零线断路 【解析】试题分析:电灯不亮,用试电笔接触D点时氖管发光,说明A到D点间没问题;接触E点时不发光,说明E点与火线已断开,只能是D、E间 断路;若试电笔接触A至F各点都发光,说明A到F点之间是通路,电灯不发光,只能是零线断路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卷:第19章生活用电 题型:单选题

电是人们的好帮手,但若摸不准它的脾气,不注意用电安全,也可能会发生触电事故.下列选项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 电灯的开关可接在零线上

B. 可用湿手接触照明电路中的开关

C. 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能接触测电笔的任何金属体

D. 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金属外壳必须接地

D 【解析】试题分析:控制电灯的开关接在零线上,断开开关时,电灯处仍带电,这样是很危险,故A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水容易导电,用湿手拔热水器的开关,会发生触电事故,故B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这样测电笔才能正常工,但不能接触笔尖的金属电极,故C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其金属外壳一定要通过三角插头接地,以防用电器外壳带电,会危及人身安全,故D符合安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卷:第16章电压电阻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 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步骤(请完成步骤中所缺内容)

A.按图所示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置于____________端。

B.滑片P移到适当位置,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U1。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保持滑片P不动,用电压表测出a、b两点之间的电压U。

E.移动滑片P的位置,重复步骤B、C、D两次。

(2)讨论交流

小明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得到结论: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两端电压之和。

另一小组的小芳通过实验得到结论: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不相等,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两端电压之和。

你认为_____的结论更合理。理由是 __________ 。

(3)小明按图所示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灯泡都不亮,但电压表有读数,经检查:除灯L和定值电阻R0外,其余都没有问题,则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进一步确定故障,接下来的操作是(可以不受器材的限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或电阻最大保持滑片P不动 用电压表测出灯泡L两端的电压U2 小芳 小明所用定值电阻的阻值与灯泡的阻值相同,而小芳的不同 灯泡L短路或R0断路 电压表接在滑动变阻器R两端并观察电压表有无示数或把电流表接在电路中并观察电流表有无示数或把导线接在R0两端并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或移动滑片观察电压表示数是否变化等 【解析】(1)A. 闭合开关前,为保护电路,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最大阻值处,即最右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卷:第16章电压电阻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R1=6Ω,R2=9Ω。如果同时闭合三个开关,电路将_________;要使R1,R2并联,则应闭合开关_______;只闭合开关S3时,电流表的示数是______A。

发生短路 S1S2 0.4 【解析】如果同时闭合三个开关,电路将发生短路. 当闭合开关S1、S2时,电流从正极出发后分别流经两个电阻,最后又回到电源的负极,所以它们是并联的. 当只闭合开关S3时,两个电阻是串联的,电路中的电流: .即电流表示数为0.4 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卷:第16章电压电阻 题型:单选题

由同种材料制成的三根电阻丝,已知它们的长度关系为L1>L2=L3,横截面积的关系为S1=S2<S3,现将它们串联接入电路,关于它们的电阻和通过他们的电流,正确的是(  )

A. R1<R2=R3,I1=I2=I3 B. R1=R2>R3,I1=I2>I3

C. R1>R2>R3,I1>I2>I3 D. R1>R2>R3,I1=I2=I3

D 【解析】试题分析:当把它串联在电路中时,通过它们的电流是相等的,故BC错;同种材料做成的电阻丝,长度相等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所以可知R2>R3,故可知A错,D正确;应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物理人教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 第4章 光现象 单元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光的全反射

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如图甲所示),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0.2°),当入射角增大到41.8°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存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全反射,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作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1)上述玻璃的临界角是___________。

(2)折射光线消失后反射光线的亮度会增强,其原因是折射光消失后,入射光几乎全部变为___________。

(3)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

(4)一个三棱镜由上述玻璃构成,让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镜的一个面射入(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中完成这束入射光的光路图________

41.8° 反射光 不会 【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可知,当入射角增大到引41.8°时,折射光线消失,故临界角为41.8°;(2)发生全反射时,入射光几乎全部变成了反射光;(3)由于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折射角是小于入射角的,所以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4)光路图如上图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6.1怎样认识力同步练习 题型:填空题

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以产生两种效果,在下列各题后的横线上填上属于哪种效果

(a)手用力捏纸盒,纸盒瘪了:______________;

(b)小球沿圆环轨道运动:__________________;

(c)两只手用力拉弹簧拉力器:______________;

(d)骑车沿平直的公路加速行驶:____________;

物体的形状 运动的状态 物体的形状 运动的状态 【解析】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手用力捏纸盒,纸盒瘪了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小球沿圆环轨道运动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两只手用力拉弹簧拉力器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骑车沿平直的公路加速行驶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思路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