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物距u=5cm时,成正立的像;u=8cm时,成倒立的像.那么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  )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当物距u=5cm时,成正立的像,即是虚像;当物距u=8cm时,光屏上能得到倒立的像,即是实像,后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可得出此透镜的焦距范围,然后再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解答:解:由“当物距u=5cm时,成正立的虚像”,可知此透镜的焦距大于5cm;
“当物距u=8cm时,光屏上能得到倒立的像”,可知物体放在了透镜的焦距以外,
则u可能大于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也可能大于f小于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u=8cm>2f时,那么f<4cm,这样与“当物距u=5cm时,光屏上不能得到像”不符合,所以“当物距u=8cm时,光屏上能得到倒立的像”,这个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即2f>u=8cm>f,则此透镜的焦距小于8cm;
由以上两种成像性质可得:8cm>f>5cm.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
A、u=4cm时,则u<2f,所以一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本选项错误;
B、u=9cm时,其一定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即一定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本选项正确;
C、u=14cm时,可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成缩小的实像,也可能成等大的实像,故本选项正确;
D、u=17cm时,则其一定在2倍焦距以外,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BCD.
点评: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u=f时,无像.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平行的,没有会聚点.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此透镜的焦距范围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实验前,在光具座上自左至右依次插上蜡烛、
凸透镜
凸透镜
和光屏,并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它们的中心在
同一水平高度
同一水平高度
,这样做的目的是
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正中央
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正中央

(2)小明同学用一个标有“f=2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获得下表数据,请按表格要求填好表中空白处.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大小(放大或缩小)像的正倒
60cm30cm缩小倒立
50cm33cm 倒立
30cm60cm放大倒立
24cm120cm放大倒立
16cm与物体同侧约80cm放大正立
(3)物体由五倍焦距处向凸透镜一倍焦距处靠近时(即物距减小),则像距
增大
增大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像
变大
变大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和物的距离将(
D
D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获得一个放大的像.如果把烛焰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则光屏上的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实验前,在光具座上依次插上蜡烛、
凸透镜
凸透镜
光屏
光屏
,并调节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
在同一高度上
在同一高度上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
光屏
光屏
上.
(2)小明同学用一个标有“f=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获得下表中的数据,请你帮他把这个表中的空白处填好,并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像的大小(放大或缩小) 像的正倒
30cm 15cm 缩小 倒立
25cm 17cm   倒立
15cm 30cm 放大 倒立
12cm 60cm 放大  
8cm 与物体同侧约40cm 放大 正立
凸透镜成像规律:
①物距u>2f时,物体成
倒立、缩小
倒立、缩小
的实像,这时像距的范围是
f<v<2f
f<v<2f

②物距
f<u<2f
f<u<2f
时,物体成放大倒立的实像,这时像距范围是
v>2f.
v>2f.

③物距u<f时,物体在光屏上不能成像,只能用眼睛在蜡烛的另一侧通过透镜观察到一个
正立
正立
(填“倒立”或“正立”)的虚像.像距
大于
大于
物距(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④当物体成实像时,物体由远处向透镜一倍焦距处靠近时(即物距减小),则像距
增大
增大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像
变大
变大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