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明显还需要调整高度的是

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 (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是 .该成像特点可作为 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2)此时,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 (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

【答案】(1)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缩小;4.56.0cm;照相机;

(2)凹;近视

【解析】

试题分析:

(1)为使所成像能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如图所示,光屏有些高了,所以要调整光屏的高度.

此时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即物距大约为12cm,像距大约为9cm,uv,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成像特点是照相机的原理.

此时12cm2f,所以f6cm,2f9cmf,所以9cmf4.5cm,凸透镜的焦距的范围是:6cmf4.5cm.

(2)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物距不变,像距增大了,也就是眼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这只眼镜是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近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问题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

1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 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

3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圆柱体的体积是 m3.(g取l0N/kg

4用图示实验数据测出盐水的密度是 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家里的用电器,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白炽灯的正常工作电流约为0.1 A

B. 遥控器的干电池电压约为220 V

C. 空调制冷时的功率约为10 W

D. 电扇正常工作1 h耗电约为1 kW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将钢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钢球摆到竖直位置时,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将木块撞了出一段距离。

(1本实验使钢球获得动能的操作方法是 ,钢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 来判断的。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他们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相同高度摆下,使钢球到过竖直位置的 相同,从而探究动能与 关系。

(3在第3次实验中,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需要重做第3次实验,甲同学建议换用同样较长的木板,乙同学建议换一个较大的木块,丙同学建议降低钢球下摆的高度。你认为应当采用 的建议。

(4由上述实验数据和现象可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厨房中发现:

(1)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一些_______。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喷出到消逝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

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_______,仍然保持气体状态。

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_______(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白气”。

③“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______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

(2)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_______是火焰熄灭后的图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电源电压3V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标有“3A、5Ω”的字样,所用小灯泡是额定电压为“25V”和“22V”中的一个。

1电路图如图所示,图中尚有两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

2在连接电路中,开关应处于________状态。填“闭合”或“断开”

3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上的滑片应移到____端。填“左”或“右”

4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滑片在中点附近位置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____A,则该实验中所用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W。继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发出耀眼的亮光,则此时小灯泡的功率________额定功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上课时,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某个小组的实验装置及读数方法如图:

(1)如图甲,他们实验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他们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乙),则图(乙)中___________是沸腾前的情况.

(3)下表是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

①从记录数据看,在第_______min时的数据是错误的,温度应改为_________

②下列根据表中数据作出加热过程中“温度﹣时间”图象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4)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写一种原因)

(5)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方温度较高,水蒸气较多,所以看到的“白气”并不明显,停止加热后,水面上方的温度_______,大量水蒸气遇冷_______成小水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方案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测得的结果如表格所示:

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强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当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该 ( )

A.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路中的电流保持不变

B.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不同的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C. 使电阻R两端电压成倍数变化

D. 每次测量时都要使电路中的电流成倍数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