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甲灯泡标有“220V 40W”,乙灯泡标有“220V 100W”,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都正常发光时甲的电流大

B. 都正常发光时乙消耗的电能多

C. 都正常发光时乙灯泡做功一定快

D. 把两个灯泡串联时甲灯更亮

CD 【解析】解答:A. 两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和额定功率相等,乙灯泡的额定功率较大,实际功率较大,由I=可知,乙的电流较大,故A不正确;B. 由W=Pt可知,两灯泡正常发光时消耗的电能,不仅与灯泡的实际功率有关,还与通电时间有关,通电时间不知,两灯泡消耗的电能无法比较,故B不正确;C. 正常发光时,乙灯泡的实际功率大,消耗的电能快,做功快,故C正确;D. 由P=可知,两灯泡的额定电压相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 单元提优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匀速行驶的火车上,一位乘客发现自己正上方的车厢顶棚上有一小水滴正要下落,这滴水下落后,将要落在 ( )

A. 此乘客的座位前面 B. 此乘客的座位后面

C. 此乘客的头上 D. 此乘客的左侧肩膀上

C 【解析】惯性是物体的一种特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在匀速向左行驶的火车的车厢里的人,他正上方的小水滴由静止开始下落,物体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说与火车相对静止的运动状态,所以小水滴落下的位置在抛出点的正下方,即落入乘客的头上。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科版物理八年级6.1 力 同步练习 题型:单选题

能够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理道理的事实是( )

A. 抛出去的粉笔头,最终会落回地面

B. 重物压在海绵上,海绵形状发生改变

C. 磁悬浮列车能以很高的速度运行

D. 游泳时手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

D 【解析】试题分析:A、掷出去的粉笔头之所以落回地面,是因为粉笔头受到重力的作用,这个力在改变它的运动状态使粉笔头落回地面,故A不符合题意; B、重物的压力使海绵的形状发生了改变,体现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不合题意. C、通过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使火车对铁轨的压力减小,从而减小了火车受到的铁轨的摩擦力,进而提高了车速,故C不合题意. D、游泳时人向后划水,人给水一个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黑龙江省鹤岗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题型:填空题

将定值电阻R1与R2串联接在电压恒为U的电源两端,R1的电功率为5W,两电阻消耗的总功率为P;若将R1与R2并联接在该电源两端,R1消耗的电功率为125W,两电阻消耗的总功率为P′,则P:P′=_____.

4:5 【解析】解答: 两电阻串联时如图1所示,两电阻并联时如图2所示: 图1中R1的电功率P1=,图2中R1的电功率P′1=,则===,解得: =,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图1中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由I=可得,两电阻的阻值之比: ==,即R2=4R1,图1中,电路的总功率: P=P1+P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黑龙江省鹤岗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压为 6V 保持不变,电阻 R1=5Ω,变阻器 R2 的最大阻值是 10Ω. 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 围 、电压表的示数的变化范围 .

0.4~1.2@ 2~6 【解析】(1)当滑片在b端时,电流表示数最小, 此时电压表示数最小 (2)当滑片在a端时,电流表示数最大, 此时电压表示数最大因此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 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0.4——1.2 (2)2——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黑龙江省鹤岗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两只灯泡,其I﹣U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现将甲、乙两灯串联在电路中,当甲灯两端电压为2V时,则(  )

A. 电路中的电流为0.3 A B. 甲、乙两灯的阻值之比为3:2

C. 乙灯两端的电压2 V D. 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为5V

D 【解析】【解析】 将甲、乙两灯串联在电路中时, 由图象可知,甲灯两端电压时,通过的电流,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故A错误; 由图象可知,电流为0.4A时,乙两端的电压,故C错误; 由可得,甲乙两只灯的阻值之比: ,故B错误;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路两端的总电压: ,故D正确. 故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黑龙江省鹤岗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沸腾时,温度一定是100℃

B. 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C. 刚游完泳的人上岸后会感觉到很冷,这是因为水蒸发吸热

D. 将暂时不吃的蔬菜放入冰箱冷藏,是为了加快蒸发

C 【解析】解答:A. 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故A错误;B. 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C. 刚游完泳的人上岸后会感觉到很冷,这是因为水蒸发要从身体上吸热,使人体的温度降低,使人感觉到很冷,故C正确;D. 将暂时不吃的蔬菜放入冰箱冷藏室中,降低了液体的温度,减慢了蒸发,故D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 第16章 电压 电阻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电压表测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时,误将电压表与灯泡串联,这样引起的后果是( )

A. 灯泡可能烧坏 B. 电压表烧坏

C. 灯泡不亮 D. 电压表无读数

C 【解析】当电压表与灯泡串联时,由于电压表的电阻很大,接入电路中相当于断路。所以,灯泡不亮;故C正确,A错误。此时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故电压表有示数,故BD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第3章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种现象,需要放出热量的是

A. 北方冬天户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B. 春天冰雪消融

C. 用电吹风将湿头发吹干

D. 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

D 【解析】试题分析:冰冻的衣服变干属于升华现象,要吸收热量,故A错;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要吸收热量,故B错;将湿头发吹干属于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故C错;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要放出热量,故D正确;应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