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13?佛山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现在看的高清电视传输的是模拟信号

B.医院病房消毒时会打开紫蓝色的灯,这种灯发出的紫蓝色的光就是紫外线

C.我们经常收听的无线电广播是通过电磁波传输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

D.近视眼可以用凹透镜来矫正,这是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C

【解析】

试题分析:(1)现在高清电视是数字信号;

(2)紫外线能杀菌、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等;

(3)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束;

(4)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解析】
A、我们现在看的高清电视传输的是数字信号;故A错误;

B、紫外线能杀菌,医院病房消毒时会打开紫蓝色的灯,这种灯发出的紫蓝色的光不是紫外线,没有杀菌作用,故B错误;

C、我们经常收听的无线电广播是通过电磁波传输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故C正确;

D、近视眼可以用凹透镜来矫正,这是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娄底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8分)圆圆同学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仔细观察甲、乙两图.

(1)实验总通过观察两个U形管中 的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2)你认为甲图所示的装置是用来研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

(3)由乙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电阻的 越大,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4)该实验采取的探究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随州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3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将试电笔笔尖与火线(220V)接触,手抵金属帽,氖管发光,若笔内电阻为一百万欧姆,尽管其余电阻未知,也可以判断出流经人体的电流不会超过2.2×10﹣4A

B.设人体电阻约为104Ω,当人的两手分别接触一节干电池(1.5V)两极时,流经人体的电流约为1.5×10﹣4A,人体没有危险

C. (图乙)是固定在墙壁上的三孔插座,其中“①”孔应与火线相连;(图丙)为用电器的三脚插头,若不小心将“①”脚折断丢失,用电器仍能工作

D. (图丁)在正常情况下电流经“火线→电灯→零线”处处相等,若某人不小心触碰到火线裸露处,导致I1>I2,当“漏电保护器”检测到“两线”电流不等时会自动切断线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五章15.3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咸宁)光导纤维的主要用途是用来传递信息,进行通讯.把要传输的信息变成光信号在光纤中传播,如图所示,那么光在光纤中的传播方式是( )

A.沿着光纤的中轴线直线传播 B.沿着光纤的外壁多次折射传播

C.沿着光纤的内壁多次反射传播 D.沿着光纤螺旋式的曲线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5.5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9?黄石)下列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产生近视眼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等,患近视眼的人为了看清远处物体,应该在眼睛前面戴一个凹透镜

C.固体熔化时,温度一定保持不变

D.用冷水可以使密闭烧瓶中刚停止沸腾的半瓶热水重新沸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届江苏省九年级上第一次调研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小明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重为900N的物体在100s内提升了10m,所用的拉力为360N.

(1)求机械效率;

(2)求拉力的功率;

(3)若不计绳重及摩擦,用该滑轮组把1020N的重物提升了10m,求拉力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届江苏省九年级上第一次调研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14年9月26日,仁川亚运会举重女子75公斤以上级比赛中,中国选手周璐璐获得金牌,并以192公斤的挺举成绩破该级别世界纪录.她在4s内把192kg的杠铃举高了2m,在空中停留了3s.在上述过程中,她对杠铃作了 J的功.前4s做功的功率是 W,后3s的功率是 W.(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届江苏省九年级上第一次调研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小明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5次测量,用较轻的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测定前4组数据,换用一个更重的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测得第5组数据,测得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动滑轮重G动/N

物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动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

0.5

1

0.1

0.7

0.3

47.6

2

0.5

1

0.2

0.7

0.6

47.6

3

0.5

2

0.1

1.1

0.3

60.6

4

0.5

4

0.1

2

0.3

5

1

4

0.1

0.3

55.6

(1)实验中应沿 方向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缓缓上升.

(2)表格中变化①处数据应为 ;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可知编号②数据应为 N.

(3)由表中第1、2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无关.

(4)比较第1、3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重物越重,机械效率 (选填“越高”、“不变”或“越低”).

(5)比较第 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6)分析表格中第2组数据可知,此时滑轮组克服绳重及摩擦做的那部分额外功为 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二十一章21.1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沈阳一模)节假日,人们很喜欢到音乐广场去唱歌.当我们唱歌时,要用话筒.如图所示是常见的动圈式话筒构造示意图,其工作原理是( )

A.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B.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 D.电磁感应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