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13?咸宁)光导纤维的主要用途是用来传递信息,进行通讯.把要传输的信息变成光信号在光纤中传播,如图所示,那么光在光纤中的传播方式是( )

A.沿着光纤的中轴线直线传播 B.沿着光纤的外壁多次折射传播

C.沿着光纤的内壁多次反射传播 D.沿着光纤螺旋式的曲线传播

 

C

【解析】

试题分析: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多次反射,从另一端射出,这样就把它携带的信息传到远方.

【解析】
光导纤维由内外两层组成,且内外两层的折射本领不同,激光不会透过去,激光是不断的经光纤壁反射向前传播.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怀化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3分)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比较a、b、c、d四处电流的大小,其中正确的是( )

A. Ia=Id B. Ia<Ib C. Ib>Ic D. Ic=I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随州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8分)郝强同学对建筑工地上的长臂吊车(如图甲)有些疑惑:不吊物体它能平衡,吊重物也能平衡,重物沿臂移动仍能平衡!后来他通过设计“移动支点式杠杆”模型(如图乙)弄懂了类似问题:密度及粗细都均匀的直棒AB=1.8m,放在一个宽度为40cm的凳子上,当在棒的A端固定一个铅块(忽略大小)m铅=2kg时,棒刚好绕O1点有转动的趋势(AO1=30cm).

(1)求棒的质量m棒;

(2)当在P处挂一重物时(PB=10cm),棒刚好绕O2点有转动的趋势.求重物质量m物及此时棒对O2点的压力F(g取10N/kg);

(3)当悬线带着重物缓慢向A端移动时,可以认为凳面上只有某点E(即新支点)对棒有支持力.回答:随着重物左移,E点将“左移”或“右移”还不“不动”?棒对E点的压力FE是“变大”或“变小”还是“不变”?(不必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随州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3分)长期以来随州人民的生活能源离不开煤、石油、天然气这些①,由于这些②在自然界中越用越少且有排放污染,人们正在寻找理想能源.随州市的“齐星公司”正在研发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因为太阳能可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所以叫它③.太阳能取之不尽又清洁环保!我们期待太阳能的深度开发,我们期待蓝天白云!以上叙述中①、②、③分别是指( )

A.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

B.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

C.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D.化古能源、二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五章15.3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海门市一模)关于能源和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煤气是一次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B.目前的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

C.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通过光导纤维来传递信息的

D.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地磁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5.5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8?宁波)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观察时要用右眼注视目镜

B.观察装片时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

C.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视野不宜太亮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只与物镜有关,而与目镜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二十一章21.4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佛山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现在看的高清电视传输的是模拟信号

B.医院病房消毒时会打开紫蓝色的灯,这种灯发出的紫蓝色的光就是紫外线

C.我们经常收听的无线电广播是通过电磁波传输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

D.近视眼可以用凹透镜来矫正,这是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届江苏省九年级上第一次调研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的滑轮是 滑轮,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钩码重,可知使用这种滑轮最多可以省 力,但不改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二十一章21.4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思明区一模)2013年1月18日,福建直通台湾的首条海底光纤“海峡光缆1号”工程竣工.海底光纤的主要用途是( )

A.通信 B.输电 C.供暖 D.照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