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方连有正方体木块A,容器侧面的底部有一个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当容器中水深为20 cm时,木块A有3/5的体积浸在水中,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状态,即没有发生形变。(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不计弹簧所受的浮力,g取10 N/kg)

(1)求此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2)求木块A的密度。

(3)先向容器内缓慢加水,直至木块A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此时弹簧对木块的作用力为F1,再打开阀门B缓慢放水,直至木块A完全离开水面时,再关闭阀门B,此时弹簧对木块A的作用力为F2,求F1与F2之比。

(1) 2000 Pa;(2) 600 kg/m3;(3) 2∶3。 【解析】试题分析:(1)弹簧恰好处于自然状态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ρgh=103 kg·m-3×10N/kg×0.2=2×103Pa; (2)当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G木=F浮,即ρ木Vg=ρ水3/5Vg,所以ρ木=0.6×103kg/m3 ; (3)A完全浸没时,G木+F1=F1浮,F1=2/5ρ水V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20.5磁生电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 )

A. 发现了电流具有热效应 B. 用实验证明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C. 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 发现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

C 【解析】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历经10年的探索,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导致了发电机、电动机和变压器的相继问世,使电能的大规模生产、传输和利用成为现实,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化的时代。故C正确为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同步测试11.3动能和势能 题型:简答题

如下表所示,用物理学的术语解释,为什么要对机动车的行驶速度进行限制____?为什么在同样的道路上,不同车型的限制车速不一样_____?

城市街道上的最高行驶速度v/(km·h-1)

车型

设有中心双实线、中心分隔带、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隔设施的道路

其他道路

小型客车

70

60

大型客车、载货汽车

60

50

……

……

……

物体质量一定时,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刹车后的制动距离越大,也就越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要对机动车的行驶速度进行限制 车速相同时,质量越大的车动能越大,因此,不同车型的限制车速也不一样 【解析】物体的动能越大,它能做的功就越多,发生交通事故时造成的损失就越大,所以对机动车的行驶速度要进行限制,也就是限制它动能的大小.对质量较小的车,其允许的速度可大些. 故答案为:(1). 物体质量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一节 质量 同步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一把铁锤比一根铁钉含有的铁________(填“多”或“少”),它们的质量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1 kg铁和1 kg棉花含有物质的多少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多 不同 相同 【解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很明显一把铁锤比一根铁钉含有的铁多,所以它们质量不同; 同样为1kg时,不同物体所含物质多少是一样的,所以1 kg铁和1 kg棉花含有物质的多少相同。 故答案为:(1). 多 (2). 不同 (3). 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一节 质量 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5月25日,某市部分地区遭受洪水侵袭,小明利用天平测量一杯洪水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杯和洪水的总质量为(  )

A. 80 g B. 82.4 g C. 77.6 g D. 83 g

B 【解析】物体质量等于右盘砝码质量加游码指示的质量,如图标尺的分度值为0.2g, 则杯和洪水的总质量为: 。 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 10.2阿基米德原理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游泳时,有的人会有这样的体验:当人站立在水中,且身体将要浸没时,池底对脚的支持力几乎为零。假如一位重为500 N的同学正在体验这种感觉,此时他受到的浮力约为________N,排开水的体积约为________m3。(g取10 N/kg)

500 5×10-2 【解析】根据题意知道,当池底对脚的支持力几乎为零时,表明物体处于悬浮状态,悬浮条件是:G=F浮 ,故重为500 N的同学受到的浮力约是:F浮=G=500N,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F浮=ρ液gV排,所以排开水的体积约为:V排=F浮/ρ水g=500N/1.0×103kg/m3×10N/kg=5×10-2 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 10.2阿基米德原理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一艘轮船在海上遭遇风暴沉没,它从开始下沉到完全没入水中前,所受到的浮力的变化情况是(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无法判断

A 【解析】由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所受浮力越大.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同步测试11.4机械能及其相互转化 题型:实验题

陈锋同学的家到学校本是一条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直路,爱动脑筋的陈锋做了这样的设想:要是将从家到学校的路挖成一个“V”字形(如图所示),只要从家骑上自行车后,不用刹车也不用踩车,等车停下来就可以到达学校了。请你简要说明:

(1)陈锋同学的设想的机械能转化过程。

(2)陈锋同学的设想在现实中可以实现吗?为什么?(请根据有关物理知识说明)

(1)自行车和人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又转化为重力势能。(2)不能实现,自行车运动过程中受到阻力作用,机械能减少,所以不能到达学校。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但在转化的过程中一定有摩擦,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越来越小,因此设想不能实现. 解答:【解析】 (1)将路挖成一个“V”字形后,自行车下坡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上坡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卷:第19章生活用电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电灯不亮,用测电笔接触D点时氖管发光,接触E点时不发光,说明D、E间_____.若测电笔接触A至F各点都发光,说明_____。

断路 零线断路 【解析】试题分析:电灯不亮,用试电笔接触D点时氖管发光,说明A到D点间没问题;接触E点时不发光,说明E点与火线已断开,只能是D、E间 断路;若试电笔接触A至F各点都发光,说明A到F点之间是通路,电灯不发光,只能是零线断路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